慷慨游南州,黾勉辞旧粤。
旌摇九疑云,帆挂七泽月。
苍梧魂不归,竹泪亦不没。
问鵩怀长沙,哀忠酹清汨。
巫山信超遥,郢树杳恍惚。
茗估贩春芽,泽卤渍江鳜。
衡峰报回雁,岳麓纪前碣。
谁运鼻端斤,敢惮足下刖。
骊珠自播弄,山鬼何勃窣。
向来青草桥,丛祠几芜莈。
慷慨游南州,黾勉辞旧粤。
旌摇九疑云,帆挂七泽月。
苍梧魂不归,竹泪亦不没。
问鵩怀长沙,哀忠酹清汨。
巫山信超遥,郢树杳恍惚。
茗估贩春芽,泽卤渍江鳜。
衡峰报回雁,岳麓纪前碣。
谁运鼻端斤,敢惮足下刖。
骊珠自播弄,山鬼何勃窣。
向来青草桥,丛祠几芜莈。
此诗《三湘咏》由明代诗人黄衷所作,描绘了诗人游历南州的壮阔景象与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
首句“慷慨游南州,黾勉辞旧粤”开篇即展现诗人豪情满怀,毅然决然地离开熟悉的粤地,前往南州的壮志与决心。接着“旌摇九疑云,帆挂七泽月”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诗人行进途中的壮观景色,旌旗在云中飘扬,帆影在月光下摇曳,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孤寂的氛围。
“苍梧魂不归,竹泪亦不没”两句,诗人借苍梧之魂与竹泪,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与不舍。苍梧,传说中舜帝葬地,此处暗喻诗人对故乡的怀念。竹泪则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哀伤与思念,形象而深刻。
“问鵩怀长沙,哀忠酹清汨”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通过询问鵩鸟(古代传说中的恶鸟)并怀念长沙,以及在汨罗江畔祭奠屈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忠诚精神的向往。
“巫山信超遥,郢树杳恍惚”描绘了巫山的遥远与神秘,以及郢地树木的模糊不清,暗示了诗人对未知旅途的期待与迷茫。
“茗估贩春芽,泽卤渍江鳜”转而描写沿途的风土人情,茶商贩卖着春天的新芽,江鳜在咸水中浸泡,展现了南州的自然风貌与生活场景。
“衡峰报回雁,岳麓纪前碣”则以衡山与岳麓山为背景,回雁峰的传说与岳麓书院的历史,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厚情感。
“谁运鼻端斤,敢惮足下刖”这两句以斧斤和刖刑为喻,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决心与勇气,即使面临巨大的压力,也敢于挺身而出,不畏艰难。
“骊珠自播弄,山鬼何勃窣”以骊珠的玩弄与山鬼的勃窣,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骊珠代表了诱惑与欲望,山鬼则可能是诗人内心的恐惧或不安。
最后,“向来青草桥,丛祠几芜莈”以青草桥和丛祠的荒芜,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对现实的感慨,青草桥可能象征着曾经的青春与梦想,而丛祠的芜没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不仅描绘了诗人游历南州的壮丽景象,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对自然与文化的热爱,以及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坚韧与勇气。
野风聚、落花飞絮。好个吟壶,幽深庭户。
七步催成,半閒偷得幸天许。
绿阴十亩,凉健我、榕门树。
爪甲若非龙,那得见、蜿蜒如此。日暮。
瞰洋场灯火,浮出市声无数。
风签月券,喜先荷、东皇支付。
莫误认、蛮海春多,毕竟是、燕莺无主。
试检点、高阳鹤发,几余霜缕。
好男儿、峥嵘头角。何甘窗下枯槁。
横腰三尺青蛇剑,风雨欲来狂啸。吟未了。
起健者班生,商略从戎好。长门官道。
是万里初程,一鞭先路,忍恋栈边草。
西陲事,天末狼烽正照。将军度幕征剿。
燕然麟阁真机会,休负锦旌牙纛。君莫笑。
王尊驭、俳佪陇坂供凭眺。沿边荡扫。
须脚踢黄龙,腰悬金印,尚及人年少。
乾封天意,忽斗柄阳回,新寒料峭。柳丝暗袅。
似冥濛弄色,龙池春老。净洗诗肠酒榼,登亭赏晓。
理吟棹。拟沿溪耐春,花讯刚到。野色青缥渺。
更岫湿钗鬟,波翳菱照。约虚斗草。
尚重衾梦恋,小楼深窈。破块鸣条,繁露升平旧调。
润酥早。嘱檐娘、迟晴休扫。
招得薰风驱暑,插艾门庭,下帷深寂。
菖蒲酒盏,漫掬流花自涤。
长添线影,閒情消尽,缠臂丝红,沈波菰黑。
拟起湘累问讯,近日湘江秋夜,龙啸消息。
堪笑钟馗倚壁。脚靴手板须半赤。
面目嶙峋甚,算么么群丑,望风辟易。
吟壶清晏,阚室啸梁无迹。
门外黎邱千百变,搅一天风色。
天龙竖指,忘却魔眼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