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俗卧云眠,胸中别有天。
壁间五六榻,屋上两三椽。
风月真滋味,溪山旧面缘。
静中有真静,猿啸暮林边。
脱俗卧云眠,胸中别有天。
壁间五六榻,屋上两三椽。
风月真滋味,溪山旧面缘。
静中有真静,猿啸暮林边。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俗、寄情山水的意境。"脱俗卧云眠,胸中别有天"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体现了一种隐逸生活的向往。"壁间五六榻,屋上两三椽"则是对居所环境的具体描写,通过简约的物质条件,反衬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风月真滋味"一句,捕捉到了自然界中最为清新脱俗的景象,风和月亮都是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咏叹的对象,这里用“真滋味”来形容,是对这种美好感觉的深刻体验。接下来的"溪山旧面缘"则表明诗人与自然有着悠久的情感联系,溪山不仅是外在景色,更是内心世界的一部分。
最后两句"静中有真静,猿啸暮林边"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静中有真静"表达了一种超越表面的静谧,是一种内在的平和与安宁。而“猿啸暮林边”则是对自然界中生物活动的细腻描绘,猿啸声在暮色中的回响,更添了一份野趣和生动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居住环境、自然景物以及内心情感的精致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思。
大天苍苍兮大地茫茫,人各有志兮何可思量。
狐神鼠圣兮薄社依墙,雷霆一发兮其孰敢当。
荷贞人兮信义长,令骨肉兮还故乡,永言惭愧兮何时忘。
上天配合兮生死有途,此不当妇兮彼不当夫。
腹心辛苦兮泾水之隅,风霜满鬓兮雨雪罗襦。
赖明公兮引素书,令骨肉兮家如初,永言珍重兮无时无。
碧云悠悠兮泾水东流,伤嗟美人兮雨泣花愁。
尺书远达兮以解君忧,哀冤果雪兮还处其休。
荷君和雅兮感甘羞,山家寂寞兮难久留,欲将辞去兮悲绸缪。
物触轻舟心自知,风恬烟静月光微。
夜深江上解愁思,拾得红蕖香惹衣。
纤手垂钩对水窗,红蕖秋色艳长江。
既能解佩投交甫,更有明珠乞一双。
湖面狂风且莫吹,浪花初绽月光微。
沈潜暗想横波泪,得共鲛人相对垂。
洞庭风软荻花秋,新没青娥细浪愁。
泪滴白蘋君不见,月明江上有轻鸥。
昔日江头菱芡人,蒙君数饮松醪春。
活君家室以为报,珍重长沙郑德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