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之山如画图,中有玉洞藏仙都。
一溪穿空舞澎湃,九曲度尽方盘纡。
细看直疑路中断,已转始觉川平铺。
诸峰削成鸟亦怖,危磴岂复人能踰。
机岩学馆第传授,鼓楼石床知有无。
坐令丹梯化一鹤,又唤立笋成三姑。
游人来观但借问,道士指说犹惊呼。
神君曾孙在何许,想见幔亭空药炉。
千崖万壑心赏倦,正喜松风清坐隅。
归舟瞥然箭脱手,醉目眩我双明珠。
武夷之山如画图,中有玉洞藏仙都。
一溪穿空舞澎湃,九曲度尽方盘纡。
细看直疑路中断,已转始觉川平铺。
诸峰削成鸟亦怖,危磴岂复人能踰。
机岩学馆第传授,鼓楼石床知有无。
坐令丹梯化一鹤,又唤立笋成三姑。
游人来观但借问,道士指说犹惊呼。
神君曾孙在何许,想见幔亭空药炉。
千崖万壑心赏倦,正喜松风清坐隅。
归舟瞥然箭脱手,醉目眩我双明珠。
这首诗描绘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犹如一幅生动的画卷。诗人以九曲溪为主线,展现了山水的曲折蜿蜒,仿佛一条舞动的银带贯穿群峰之间。溪流的动态与山势的峻峭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惊叹。机岩学馆和鼓楼石床等人文景观增添了历史的韵味,而神话传说中的仙人踪迹更增添了神秘色彩。
诗人乘坐小舟游历,沿途景色让人心旷神怡,松风声更是清雅宜人。然而,当舟行疾速,如箭离弦,诗人醉眼所见,仿佛明珠在手,更显其游兴之浓。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水之美与个人游历的愉悦相结合,展现出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
经笥便便,知不等、巾箱储蕴。
欢燕石,丰年难售,椟中重韫。
赵括残兵同一泣,田横义士都相殉。
待求他、药笼贮黄杨,偏逢闰。
冬烘册,陈年券、鱼豕字,尖义韵。
向此中,沈沦苦海,地天俱闷。
跃冶岂无干镆宝,藏锋偶作铅刀钝。
祝他年、拔宅共飞升,休长闲。
畦边雉堞,路绕蛇盘,人入芦中去。未收残雨。
驱车处、都似野塘鸥鹭。虚窗共俯。
爱千顷、绿烟凉冱。飞画觞,同酹芳醽。清气餐空宇。
还为荷华献寿,想红衣青盖,香遍南浦。碧云凝露。
浑相赏,谁识个中心苦。移根净土。
要世界、熏成兰杜。休但怜,娇脸凝霞,冠群芳仙谱。
猩英细簇,绛瓣匀敷,绀萼双趺展。
乍分还敛,薰风里、相倚又相遮掩。
重台更艳,认高处、五云秾颤。
是甚时、蜡凤三珠,齐向枝头见。
可似尹邢婉娈,又身轻掌上,来舞飞燕。
朝酣深浅,红裙并、偏让暗抬娇面。
芳心数点,还密意、如人旋转。长愿深翠朱幡。
不作飞红怨。
数良辰、又逢春晚,茸茸嫩碧初齐。
前年南浦别,去年南浦别,怕重提。
今年南浦上,惹离情、锦字慵题。
杨柳外、山羊暧卧,骏马骄嘶。萋萋。
谁家闲姊妹,衬莲步、绿软红低。
桃花人面好,杏花云髻重,踏遍长堤。
俊游应记取,占芳踪、十里香泥。
归来梦、谢家池畔,宋玉墙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