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山前住,居然一隐沦。
豆苗分别圃,槲叶护南邻。
荣启良多乐,原思不厌贫。
床头春酒熟,一醉月华新。
白鹤山前住,居然一隐沦。
豆苗分别圃,槲叶护南邻。
荣启良多乐,原思不厌贫。
床头春酒熟,一醉月华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白鹤山前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宁静与淡泊的氛围。首句“白鹤山前住,居然一隐沦”点明了隐士的居住地,白鹤山前,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暗示着隐士追求的是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
接着,“豆苗分别圃,槲叶护南邻”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隐士生活的自然和谐。豆苗在各自的田圃中生长,槲叶则为南邻提供庇护,这些细节不仅描绘了田园风光,也寓意着隐士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他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欣赏。
“荣启良多乐,原思不厌贫”两句,运用了典故,荣启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隐士,原思则是孔子的学生,他们虽生活简朴,却能从中找到乐趣和满足。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赞赏,认为即使在贫困中也能找到快乐,体现了对精神富足的重视。
最后,“床头春酒熟,一醉月华新”描绘了隐士在春日里享受美酒的情景,月华如水,映照着他的醉态。这不仅是对物质享受的描述,更象征着心灵的愉悦和平静,是对隐逸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简朴生活的热爱,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美好情感。
打门声急入门亲,与说频年去住因。
肯念故交探近状,错援古事料今人。
士如画饼名无用,树易成阴德有邻。
莫怪上书干宰相,昌黎多病愧长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