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静虚访李卓师》
《送王静虚访李卓师》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古风

天地愁结成,圣贤愁眷属。

举眼皆针锋,何处可容足。

儒生有毛病,道理充穷腹。

百虑堆作城,万想锻成狱。

突有大妄人,手持无羽镞。

欲解大地罗,先肆弥天毒。

扇海作洪炉,燎山煮精玉。

何不触其嗔,悬崖求所欲。

(0)
鉴赏

此诗《送王静虚访李卓师》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通过夸张与寓言的手法,描绘了世间的种种愁苦与矛盾,以及人性中的贪婪与破坏力。

首句“天地愁结成,圣贤愁眷属”以天地为背景,将愁绪渲染得宏大而深沉,暗示着圣贤亦难逃愁苦的命运。接着,“举眼皆针锋,何处可容足”形象地描绘出世间处处充满艰难险阻,没有立足之地的境况。

“儒生有毛病,道理充穷腹”讽刺了儒家学者虽饱读诗书,却往往陷入理论与现实的矛盾之中,无法自拔。“百虑堆作城,万想锻成狱”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矛盾,将人的思绪比作城墙与牢狱,形象地展现了人们在复杂世界中挣扎的困境。

“突有大妄人,手持无羽镞”描绘了一个妄人手持锐利的箭矢,预示着破坏与灾难的到来。“欲解大地罗,先肆弥天毒”表达了这个妄人不仅对人间造成伤害,甚至想要毁灭整个世界。“扇海作洪炉,燎山煮精玉”则用夸张的手法,形容妄人的破坏力之大,连大海都被扇起火焰,高山也被烧炼,精美的玉石也化为灰烬。

最后,“何不触其嗔,悬崖求所欲”则是对妄人的警告与讽刺,意指面对如此强大的破坏力,人们不应轻易触怒,而应远离危险,追求安全与和平。

整首诗通过对愁苦、矛盾、贪婪与破坏力的深刻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洞察与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和谐与安宁的向往。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秋江晚景

老树苍崖渍雨秋,布帆风满夕阳舟。

生平一半江湖梦,不到元龙百尺楼。

(0)

折柳枝

愁向尊前唱渭城,柳枝折尽赠人行。

早知世路多离别,移在邮亭远处生。

(0)

暗香.华希逸写焚香图见寄

粉销一卷。慰客情寂寞,萝窗徐展。

淡扫墨眉,莫是崔徽旧时面。

菡萏炉安燕几,袅屏角、烟残沉片。

启螺盒、拨火重添,绦脱坠香腕。帘捲。晚风剪。

恨翠篆又销,梦里人远。对春易倦。

忍记催熏绣衾暖。

麝月双心如旧,奈焚向、凄凉庭院。

怎怪得、无聊意,冶容笑浅。

(0)

玉映

水样帘栊玉放光,语香未了杂花香。

竟邀映柱来窥伺,恰喜斜门得掩藏。

归去忽移青雀舫,重逢刚在碧鸡坊。

匆匆一笑天台路,知为刘郎为阮郎。

(0)

钗头凤·其一个侬

清光昼。花阴覆。个侬俏立黄昏后。携手地。

偏经意,万千欲语,全无一字。记。记。记。红烛透。

金钗溜。销魂又到魂销候。柔乡味。衣香气。

纱窗忽曙,星眸惊睇。未。未。未。

(0)

穿窗月·其四

忆疏狂阻隔天涯,怎知人埋冤他。

吟鞭袅青骢马,莫吃秦楼酒,谢家茶,不思量执手临歧话。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