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华阳岳,绝云抗飞峰。
峭壁溜灵泉,秀岭森青松。
悬岩廓峥嵘,幽谷正寥笼。
丹崖栖奇逸,碧室禅六通。
泊寂清神气,绵眇矫妙纵。
止观著无无,还净滞空空。
外物岂大悲,独往非玄同。
不见舍利弗,受屈维摩公。
郁郁华阳岳,绝云抗飞峰。
峭壁溜灵泉,秀岭森青松。
悬岩廓峥嵘,幽谷正寥笼。
丹崖栖奇逸,碧室禅六通。
泊寂清神气,绵眇矫妙纵。
止观著无无,还净滞空空。
外物岂大悲,独往非玄同。
不见舍利弗,受屈维摩公。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静谧的山林景象,通过郁郁葱葱的华阳岳、绝云之上的飞峰、峭壁之下的灵泉、秀岭之上的青松等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以“峭壁溜灵泉,秀岭森青松”、“悬岩廓峥嵘,幽谷正寥笼”等句,展现了山岳的雄伟与幽静之美。
接着,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独特的环境:“丹崖栖奇逸,碧室禅六通”,丹红色的岩石上栖息着奇异的生灵,碧绿的室内则充满了禅意,暗示着这里不仅是自然的奇迹,也是心灵修行的圣地。通过“泊寂清神气,绵眇矫妙纵”等句,诗人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以及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最后,“止观著无无,还净滞空空”揭示了诗人对于宇宙真理的追求和理解,即在静止与观察中体悟到“无”的本质,达到心灵的纯净与空灵。诗人以“外物岂大悲,独往非玄同”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情感的大悲悯,以及独自前行、与宇宙和谐共存的境界。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精神追求,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对自然与内在世界的独特见解。
骢马行,骨权奇。
连钱被体玉琢蹄,绣衣五采金带围。
据鞍顾盻生光辉,临发长鸣振金羁。
振金羁,向江东,吴山飞度越岭重。
眼中自不见豺虎,敢有狐鼠留行踪。
狐鼠空,豺狼伏,骢马行,来乎复。
汉家烽火照甘泉,昨日单于栖上谷。
范生揽辔,志在澄清,我爱张子,埋轮都亭。
君不见天闲尚有未纯驷,可使骅骝长地行。
东华老人七十强,全家旧住古钱塘。
湖山绕屋凝清光,圣人北狩开明堂。
云从金舆飞渡江,尔来百年双阙傍。
老眼厌见车尘黄,心思湖山归路长。
高堂晓日悬蓬桑,湖山忽在堂中央。
瑶台仙人古衣裳,飘萧鬓发临匡床。
松风吹花满山香,麻姑远来称寿觞。
身骑白鹿青丝缰,仙姬一双婉清扬。
金桃玉醴各有将,青鸾飘摇云际翔。
阿母欲下云苍苍,老人再拜承寿昌。
吾皇寿域开八荒,云飞川泳皆康庄。
千载白云还帝乡,何必湖山怀一方,呜呼何必湖山怀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