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名薄禄总君身,宠异无分远近臣。
龙衮辞时披晓日,马蹄快处踏新春。
树边啼鸟迎行迹,眼底流光逐路尘。
回首玉宸天渐远,关山仍是未閒人。
微名薄禄总君身,宠异无分远近臣。
龙衮辞时披晓日,马蹄快处踏新春。
树边啼鸟迎行迹,眼底流光逐路尘。
回首玉宸天渐远,关山仍是未閒人。
这首诗描绘了官员黄公辅在完成使命后离开京城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人物的情感与环境的交融。
首联“微名薄禄总君身,宠异无分远近臣”点明了主人公身份的平凡与职位的低微,同时表达了他虽不被特别宠爱或关注,但作为臣子的责任感和忠诚之心。这种对比之下,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与自省。
颔联“龙衮辞时披晓日,马蹄快处踏新春”以“龙衮”象征皇帝的威严与权威,通过“披晓日”和“踏新春”这两个动态的场景,形象地展示了主人公在清晨辞别皇帝,踏上旅程的情景。这里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更迭,也隐含着对新生活的期待与对旧时光的留恋。
颈联“树边啼鸟迎行迹,眼底流光逐路尘”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情绪。啼鸟的鸣叫仿佛是对主人公离去的挽留,而“流光逐路尘”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旅途的漫长。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反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让读者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
尾联“回首玉宸天渐远,关山仍是未閒人”收束全诗,表达了主人公对京城的眷恋与不舍,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随着距离的拉远,京城似乎变得越来越遥远,但前方的关山依旧繁忙,充满了未知与挑战。这一句既是对离别情绪的总结,也是对未来旅程的预示,体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了离别时刻的复杂情感,展现了主人公在权力与责任、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挣扎与思考。
因君贰邑蓝溪上,遣我维舟红叶时。
共向乡中非半面,俱惊鬓里有新丝。
伫看孤洁成三考,应笑愚疏舍一枝。
貌似故人心尚喜,相逢况是旧相知。
为是仙才登望处,风光便似武陵春。
闲花半落犹迷蝶,白鸟双飞不避人。
树影兴馀侵枕簟,荷香坐久著衣巾。
暂来此地非多日,明主那容借寇恂。
步步势穿江底去,此中危滑转身难。
下蒸阴气松萝湿,外制温风杖屦寒。
数里烟云方觉异,前程世界更应宽。
由来委曲寻仙路,不似先生换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