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归一棹汉阳江,凭吊烟波发郢腔。
三户能消亡国恨,九歌不悟直臣憃。
桃花野庙容谁诲,芳草孤洲气肯降。
只有高飞一黄鹤,楼前终古浪声撞。
东归一棹汉阳江,凭吊烟波发郢腔。
三户能消亡国恨,九歌不悟直臣憃。
桃花野庙容谁诲,芳草孤洲气肯降。
只有高飞一黄鹤,楼前终古浪声撞。
这首诗《汉江秋思(其一)》由清代诗人李振钧所作,通过描绘汉阳江畔的景象,表达了深沉的历史感慨与个人思绪。
首句“东归一棹汉阳江”,诗人乘舟东行,来到了汉阳江畔,这一句既点明了地点,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归隐之意。接着,“凭吊烟波发郢腔”一句,以“烟波”和“郢腔”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略带哀愁的氛围,郢腔在这里可能是指楚地的方言或歌曲,诗人借以表达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故土的怀念。
“三户能消亡国恨,九歌不悟直臣憃”两句,运用典故,暗指楚国的兴衰与忠臣的悲剧。三户,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国末年,仅剩三户人家,象征着国家的衰败;九歌,是屈原创作的一组祭神乐歌,这里用来指代楚国的文化与精神。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中忠臣被误解、国家衰亡的深深感慨。
“桃花野庙容谁诲,芳草孤洲气肯降”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慨。桃花野庙,可能象征着民间信仰与文化,而芳草孤洲则代表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孤独。这两句似乎在问,面对这样的环境,又有谁能给予指导或改变现状呢?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无奈与反思。
最后,“只有高飞一黄鹤,楼前终古浪声撞”以黄鹤的高飞与楼前浪声的撞击形成对比,黄鹤的自由与浪声的无尽构成了对人生境遇的隐喻。黄鹤象征着自由与超脱,而浪声则代表着生活的波折与不可预知。整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以及对生活困境的深刻理解。
综上所述,《汉江秋思(其一)》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情感抒发。
天与疏慵,人怜憔悴,分甘抛弃簪缨。
有时乘兴,波上叶舟轻。
十里横塘过雨,荷香细、苹末风清。
真如画,残霞淡日,偏向柳梢明。凝情。
尘网外,鲈鱼旋鲙。芳酒深倾。
又算来、何须身后浮名。
无限沧浪好景,蓑笠下、且遣馀生。
长歌去,机心尽矣,鸥鹭莫相惊。
北渚澄兰,南山凝翠,望中浑似仙乡。
万家烟霭,朱户锁垂杨。
好是飞泉漱玉,回环遍、小曲深坊。
西风里,芙蕖带雨,飘散满城香。微凉。
湖上好,桥虹倒影,月练飞光。
命玳簪促席,云鬓分行。
谁似风流太守,端解道、春草池塘。
须留恋,神京纵好,此地也难忘。
生民本羁旅,何以娱今朝。
风雨崤渑道,离别秋冬交。
忽复有好怀,故人道旁招。
如狂语错乱,疑梦情飘飘。
君须何尽白,我志则全消。
忧患君恐可,图书兴尚豪。
玷圭宜委土,良骥乃系匏。
但愿不再辱,敢慕无久劳。
马蹄分异县,朔吹结同袍。
三年以为期,嵩少理居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