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落澄秋景,玄门启曙关。
人疑列禦至,客似令威还。
羽盖徒欣仰,云车未可攀。
只应倾玉醴,时许寄颓颜。
碧落澄秋景,玄门启曙关。
人疑列禦至,客似令威还。
羽盖徒欣仰,云车未可攀。
只应倾玉醴,时许寄颓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对仙界生活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向往和赞美。
"碧落澄秋景"一句,以碧绿色的天空和清澈的秋日景色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玄门启曙关"则是指晨曦初照之时,神秘的玄门(道观或仙界的入口)开始展现其神秘面貌。
"人疑列禦至"和"客似令威还"两句,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人们对于仙境到来的好奇和敬畏之情,以及旅人对那里的威严所感受到的震撼。
"羽盖徒欣仰"一句,描绘了羽扇或羽车在空中翱翔的情景,诗人对此只能心生向往,无法亲身体验。"云车未可攀"则强调了仙界与凡尘的距离和难以触及。
最后两句"只应倾玉醴,时许寄颓颜"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在特定的时刻享受到仙界美酒(玉醴),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寄托自己的心意和对永恒之美的追求。这里的"颓颜"可能指的是道士的长生不老。
整首诗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是一篇典型的山水田园诗,也充分体现了唐代文学的瑰丽与浪漫。
六和久坐趣归鞭,却送旌麾水竹边。
无说可裨新令尹,有诗重送老同年。
城隅绿竹今安否,庭下朱栾定俨然。
回首东州真梦境,羡君此去若登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