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惊蛰家人子辈为易疏帘》
《惊蛰家人子辈为易疏帘》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二分春色到穷阎,儿女祈翁出滞淹。

幽蛰夜惊雷奋地,小窗朝爽日筛帘。

惠风全解墨池冻,清昼剩翻云笈签。

亲友莫嗔情话少,向来屏息似龟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īngzhéjiārénbèiwèishūlián
sòng / fànchéng

èrfēnchūndàoqióngyánérwēngchūzhìyān

yōuzhéjīngléifènxiǎochuāngcháoshuǎngshāilián

huìfēngquánjiěchídòngqīngzhòushèngfānyúnqiān

qīnyǒuchēnqínghuàshǎoxiàngláipíngguīchán

注释
穷阎:偏僻的房屋。
滞淹:困顿、停留。
幽蛰:指冬眠的动物。
云笈签:古籍书签,这里代指书籍。
嗔:责怪,嗔怪。
龟蟾:龟兔,比喻人的静默和专注。
翻译
春天的气息已弥漫到偏僻的房屋,家中的年轻人和小孩都期盼着老人外出解困。
夜晚的沉寂被惊雷打破,早晨的小窗透进清爽的阳光,如同筛过窗帘般明亮。
温暖的春风化解了墨池的冰冻,白天闲暇时翻阅古籍,心情愉悦。
亲朋好友不要怪我话语不多,因为一直以来我都像龟兔一样安静,专注于内心世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来临之际,诗人家庭中的温馨场景。首句“二分春色到穷阎”,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气息已经渗透到了简陋的居所,显示出春天的公平与普惠。次句“儿女祈翁出滞淹”则描绘了孩子们殷切期盼家中长辈(可能是老人)能摆脱困顿,享受春光的场景。

第三句“幽蛰夜惊雷奋地”,通过惊蛰时分的雷声,象征着生机勃发,万物复苏,也暗示了诗人家庭生活的活力。第四句“小窗朝爽日筛帘”,进一步描绘了早晨阳光透过窗帘洒进屋内的明亮景象,充满了希望和清新。

第五句“惠风全解墨池冻”,春风带来了温暖,连池塘里的冰都开始融化,暗喻诗人的创作灵感也被激发出来。最后一句“亲友莫嗔情话少,向来屏息似龟蟾”,诗人告诉亲友,虽然自己忙于春日的事务,但并非忽视了情感交流,只是如龟和蟾蜍般沉静专注,寓言式的表达显得含蓄而深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春天的到来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家庭的日常生活和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富有生活情趣和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梦与之美为寒食游

寒食无佳赏,芳菲半已空。

夜来逢胜友,末至负东风。

(0)

梅花·其三

驿使何时发,凭君寄一枝。

陇头人不识,空向笛中吹。

(0)

和尧夫先生相招游夏圃

野迥秋光满,径微朝露寒。

登高与行远,馀力尚桓桓。

(0)

奉酬般若长老

简师诗语特惊人,六反掀腾不动身。

说与东家小儿女,涂红染绿未禁春。

(0)

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十韵·其七

有酒斟酌之,欢然成諠哗。

何必五侯鲭,李绿兮香瓜。

(0)

香奁体五首·其四

绿杨红杏闹墙头,画出眉山却带秋。

一行珠帘休捲上,怕春知道有人愁。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