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石攒峰横巀蘖,巨灵手擘颜如铁。
重关三叠潴潭深,悬丝两溜奔流折。
北韶南广此中分,千里连延入楚闽。
豺虎气骄嗥夜月,猿猱愁绝啸寒云。
舟次看山山欲堕,更看锦石中流亸。
水涸如逢滟滪堆,流深却拟横江锁。
湟川浈水两汤汤,掣电奔雷怒欲狂。
挽路上江俄断绝,长年棙柁较毫芒。
蛮烟瘴雨仍中判,海陾州郡资屏翰。
卢循暂过遽东浮,黄巢阑入俄西窜。
峡外群峦黯不开,奥区奇道更纡回。
凭谁建策能增戍,长得熙攘满越台。
怪石攒峰横巀蘖,巨灵手擘颜如铁。
重关三叠潴潭深,悬丝两溜奔流折。
北韶南广此中分,千里连延入楚闽。
豺虎气骄嗥夜月,猿猱愁绝啸寒云。
舟次看山山欲堕,更看锦石中流亸。
水涸如逢滟滪堆,流深却拟横江锁。
湟川浈水两汤汤,掣电奔雷怒欲狂。
挽路上江俄断绝,长年棙柁较毫芒。
蛮烟瘴雨仍中判,海陾州郡资屏翰。
卢循暂过遽东浮,黄巢阑入俄西窜。
峡外群峦黯不开,奥区奇道更纡回。
凭谁建策能增戍,长得熙攘满越台。
这首诗描绘了大庙峡的壮丽景色与复杂的历史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怪石攒峰横巀蘖”,以“怪石”、“攒峰”描绘出大庙峡险峻的山势,用“横巀蘖”形容山峰的陡峭,展现出峡谷的雄伟壮观。接着,“巨灵手擘颜如铁”一句,运用神话传说中的“巨灵”形象,比喻大自然的力量,将山石比作铁色,进一步强调了山石的坚硬与峡谷的险峻。
“重关三叠潴潭深,悬丝两溜奔流折”描绘了峡谷内水流湍急、曲折的特点,通过“重关”、“三叠”、“潴潭”、“悬丝”等词,形象地展示了水流的动态美和峡谷的层次感。
“北韶南广此中分,千里连延入楚闽”则从地理角度描述了大庙峡作为南北交通要道的重要性,它连接着北韶和南广,延伸至千里之外的楚闽地区,体现了其在古代交通中的战略地位。
“豺虎气骄嗥夜月,猿猱愁绝啸寒云”两句,通过动物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峡谷的险恶环境,同时暗示了历史上可能发生的冲突与动荡。
“舟次看山山欲堕,更看锦石中流亸”描绘了舟行峡谷时的惊心动魄,山峰似乎随时可能坠落,而锦石在水中轻轻摇曳,既表现了自然的壮丽,也暗示了航行的艰难。
“水涸如逢滟滪堆,流深却拟横江锁”则通过类比,表达了对峡水变化无常的感慨,即使在枯水期,也要警惕如滟滪堆般的险阻,而在洪水期,则需谨慎对待可能的封锁。
“湟川浈水两汤汤,掣电奔雷怒欲狂”继续描绘了峡水的汹涌澎湃,用“汤汤”形容水流的浩荡,用“掣电奔雷”比喻水流的迅猛,展现了自然力量的震撼。
“挽路上江俄断绝,长年棙柁较毫芒”则通过航海者的视角,展现了峡水对船只航行的挑战,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船工,也无法轻易驾驭这样的水域。
“蛮烟瘴雨仍中判,海陾州郡资屏翰”指出大庙峡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它既是蛮烟瘴雨的交汇处,也是海陾州郡的重要屏障,体现了其在地理和军事上的重要价值。
“卢循暂过遽东浮,黄巢阑入俄西窜”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反映了大庙峡在历史上的动荡与变迁,卢循、黄巢等人的事迹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峡外群峦黯不开,奥区奇道更纡回”描绘了峡谷之外的群山,以及通往这些区域的曲折道路,暗示了探索未知世界的艰难。
“凭谁建策能增戍,长得熙攘满越台”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加强边防、促进地区繁荣的期待,希望有人能提出策略,让这里成为繁荣之地,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庙峡自然景观和历史背景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意义,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