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翁心学在真知,知到真时圣可基。
数墨寻行却徒尔,天人相去只毫釐。
晦翁心学在真知,知到真时圣可基。
数墨寻行却徒尔,天人相去只毫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程敏政所作的《夜读定山与汪循贡士诗有感二绝(其一)》。诗中,晦翁指的是宋代哲学家朱熹,他以心学知名,追求的是深刻而真实的学问。"真知"表达了对朱熹思想精髓的理解,认为只有达到真知,才能接近圣人的境界。然而,接下来的"数墨寻行却徒尔"批评了过分追求文字技巧和形式,认为这样并不能真正触及真理,只是表面功夫。"天人相去只毫釐"进一步强调了真理与实践之间微妙的距离,如同天与人的差距仅有一丝一毫,意在提醒人们要注重实质而非形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对学问本质的深入思考,提倡追求内在真知的重要性,同时批评了空洞的形式主义。
深林合蒙茏,仰视不见日。
中有白额虎,哮吼恣狂獝。
怒睛谷摇电,掉尾原簸䫻。
牛羊困攫取,樵牧萃忧恤。
相公镇方面,化捷影响疾。
百灵肃号令,万怪悚潜逸。
昔出昼需朋,今行夜辞匹。
泰山绝悲啼,牛哀返初质。
岂独惠斯邦,四海望宁谧。
西风吹青冥,征鸿暮萧萧。
一辞都门去,便觉京国遥。
轻霜入秋鬓,落英罄寒条。
念我且哖友,高谊薄九霄。
恨我处遐远,不得陪晨朝。
绵绵久要心,万里匪为辽。
鳣鲂赴清渊,孔翠依兰苕。
飞潜各有适,分得无外徼。
伫立望阊阖,倾耳聆箫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