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语蜂喧蝶亦忙,争传天诏诏花王。
东皇羽卫无供给,探借春风十日粮。
鸟语蜂喧蝶亦忙,争传天诏诏花王。
东皇羽卫无供给,探借春风十日粮。
这是一首描写早春景色的诗句,来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米囊花二首》之二。诗中通过鸟语、蜂喧、蝶忙等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初春时节生物勃发活跃的景象。
"鸟语蜂喷蝶亦忙"一句,以鸟鸣、蜂飞和蝶舞三种不同的生命体现出了自然界的繁盛与热闹。"争传天诏诏花王"则是说这些生命在传递着春天到来的消息,仿佛大自然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在欢庆新的生机。
接下来的两句“东皇羽卫无供给,探借春风十日粮”则表现了诗人对这份生机的珍视与期待。东皇通常指代太阳或春天,而羽卫则是守护神灵的侍从。这里意味着春天到来时,即便是最尊贵的力量也无法供给生命所需,因此只好"探借"即向春风借取,希望在短暂的十日之内能积累足够的养分。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自然界中生命对时间和资源的依赖,以及生存竞争的紧迫感。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日图景,也透露出诗人对大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敬畏之心。
舟过黑水沟,舵工颜如墨。
畏惊骊龙睡,樯橹快掀击。
回瞻黑奔浑,弱胆尚馀惕。
行旆飒飘飏,帆张迅弩激。
便堪瀛壶游,却恐银潢逼。
夜久风更怒,崩涛恣漰湱。
何得万鼓角,号呶鬨深黑。
苍茫神鬼集,哀伤天地窄。
始知潜鳞介,噞喁伸腷臆。
兹行固留滞,肝肠已结塞。
宵征太苍黄,履险更迷适。
谁能鞭羲车,光展阳乌翼。
澎湖一穷岛,外海称险隘。
东南控制静,内地安栖息。
山童草木荒,潮涸盐卤塞。
地潟不宜稼,耙犁安所力。
波涛狎床帏,蛟鼍轻蜥蝪。
肆其虓阚性,溟涨犹偪仄。
粟米自东来,未能饱饥膈。
修鳞与团介,炰脍无不得。
天兵昔东下,万艘暍荷戟。
神畀将军泉,至今喷湢㳁。
东临望台疆,时见山尻脊。
西飙会有期,便挂如云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