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追三古,中年赋二京。
一门更丧乱,七尺尚峥嵘。
江海存微息,山陵鉴本诚。
落萁裁十亩,覆草只三楹。
变故兴奴隶,奸豪出里闳。
弥天成夏网,画地类秦坑。
狱卒逢田甲,刑官属宁成。
文深从锻鍊,事急费经营。
节侠多燕赵,交亲即弟兄。
周旋如一日,忼慨见平生。
疾苦频存问,阽危得拄撑。
不侵贞士诺,逾笃故人情。
木向猿声老,江随虎迹清。
更承身世画,不觉涕沾缨。
弱冠追三古,中年赋二京。
一门更丧乱,七尺尚峥嵘。
江海存微息,山陵鉴本诚。
落萁裁十亩,覆草只三楹。
变故兴奴隶,奸豪出里闳。
弥天成夏网,画地类秦坑。
狱卒逢田甲,刑官属宁成。
文深从锻鍊,事急费经营。
节侠多燕赵,交亲即弟兄。
周旋如一日,忼慨见平生。
疾苦频存问,阽危得拄撑。
不侵贞士诺,逾笃故人情。
木向猿声老,江随虎迹清。
更承身世画,不觉涕沾缨。
这首诗是清代顾炎武所作的《上路光禄太平》。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动荡年代中的生活境遇和对朋友、家人的深厚情感。开篇“弱冠追三古,中年赋二京”两句,以“三古”、“二京”概括了作者早年的经历与成就,展现出其非凡的才华与抱负。接着,“一门更丧乱,七尺尚峥嵘”则描绘了家庭遭遇不幸,但作者依然坚韧不拔的形象。
“江海存微息,山陵鉴本诚”表达了作者在艰难困苦中仍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定。“落萁裁十亩,覆草只三楹”则通过简朴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作者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接下来的“变故兴奴隶,奸豪出里闳”两句,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以及作者对不公的深切忧虑。
“弥天成夏网,画地类秦坑”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混乱与残酷。“狱卒逢田甲,刑官属宁成”进一步揭露了司法的腐败与不公。随后的“文深从锻鍊,事急费经营”表现了作者在复杂环境中处理事务的智慧与努力。
“节侠多燕赵,交亲即弟兄”赞扬了燕赵之地的豪侠之气与深厚的友情。“周旋如一日,忼慨见平生”表达了作者与朋友间真挚的情感与长久的友谊。“疾苦频存问,阽危得拄撑”体现了作者对朋友的关怀与帮助。“不侵贞士诺,逾笃故人情”则强调了作者坚守诚信与深厚的友情。
最后,“木向猿声老,江随虎迹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同时也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环境的变迁。“更承身世画,不觉涕沾缨”表达了作者在回顾自身经历时的感慨与泪水,体现了他对人生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理想、友情、正义的追求与坚守,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