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根系马望巑岏,乘兴攀跻不作难。
日出渐看林雾散,潮来先觉海风寒。
遥连钓石多红树,半出僧垣尽绿竿。
不见双旌来视稼,忆君对酒岂能欢。
松根系马望巑岏,乘兴攀跻不作难。
日出渐看林雾散,潮来先觉海风寒。
遥连钓石多红树,半出僧垣尽绿竿。
不见双旌来视稼,忆君对酒岂能欢。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山中游历的景象和心境。开头两句"松根系马望巑岏,乘兴攀跻不作难"表明诗人将马拴于松树之下,仰望连绵的山峰,并且充满激情地攀登这些崎岖峻险之处,对他来说并非难事。这透露出诗人的勇气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接下来的"日出渐看林雾散,潮来先觉海风寒"则是描述诗人在山中见证了日出的壮丽以及随着太阳升起山林间的雾气逐渐散去,以及在感受到潮水来临之前就已经预感到那带来的海风之冷。这些细腻的观察展示了诗人的对自然环境的深刻感受。
紧接着是"遥连钓石多红树,半出僧垣尽绿竿",这里描绘了一幅山中景色,其中有远处的钩石和许多红色的树木,以及僧人居住的简陋屋宇周围长满了绿色的竹子。这两句增强了诗歌中的自然美景,给读者呈现一个生机勃勃的山村画面。
最后两句"不见双旌来视稼,忆君对酒岂能欢"则表达了一种怀念之情。诗人没有看到预期中朋友的旗帜来访,而是在饮酒时思念他人,这份思念让诗人的心情变得难以愉快。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整首诗通过对山野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远方友人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灵魂寄托的同时,也不忘人间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