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东西大同,知识互换,文明竞争,惟劝学两篇,能补昌黎原道论;
荆襄为南北锁钥,轮轨交通,工商林立,登岘山四顾,怕读羊公堕泪碑。
世界正东西大同,知识互换,文明竞争,惟劝学两篇,能补昌黎原道论;
荆襄为南北锁钥,轮轨交通,工商林立,登岘山四顾,怕读羊公堕泪碑。
此联以对仗工整、寓意深远著称,巧妙地将张之洞生前的功绩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相结合,表达了对其卓越贡献的深切缅怀。
上联“世界正东西大同,知识互换,文明竞争,惟劝学两篇,能补昌黎原道论”中,“世界正东西大同”描绘了张之洞所处时代的世界格局,强调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知识互换,文明竞争”则体现了他在推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文化发展方面的努力。“惟劝学两篇,能补昌黎原道论”则点明了张之洞在教育领域的贡献,通过引用韩愈的《原道》和《劝学》,赞扬了他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下联“荆襄为南北锁钥,轮轨交通,工商林立,登岘山四顾,怕读羊公堕泪碑”则从地理、经济和社会发展角度评价张之洞。荆襄地区作为南北交通要冲,象征着张之洞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善交通条件方面的贡献。“轮轨交通,工商林立”描绘了他促进工业发展、交通建设的成就。“登岘山四顾”则以岘山为背景,暗含对张之洞政绩的回顾与感慨。“怕读羊公堕泪碑”则是借用了羊祜的故事,表达了对张之洞去世的哀悼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张之洞的政绩如同羊祜一般,值得后人铭记与怀念。
整体而言,此联不仅高度概括了张之洞在教育、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的重要贡献,还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他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
绿染芭蕉,红催芍药,纷纷尽斗鲜妍。
小楼妆罢,独坐悄无言。
自汲流泉煮茗,香细细、清兴泠然。
捲帘看,日高烟敛,一抹淡春山。堤边。
游女伴,娟娟楚楚,弱柳风前。
更澄波弄影,恍若飞仙。
怪煞夕阳西坠,空目断、远水长天。
愿化作,萋萋芳草,轻衬一双鸳。
缒银瓶,牵玉井,秋思黯梧苑。
蘸渌搴芳,梦堕楚天远。
最怜娥月含颦,一般消瘦,又别后、依依重见。
倦凝眄,可奈病叶惊霜,红兰泣骚畹。
滞粉黏香,绣屧悄寻遍。
小栏人影凄迷,和烟和雾,更化作、一庭幽怨。
一回头往事总悠悠,闲来费追求。
算眼穿肠断,花开花落,十度春休。
故国春寒万里,昨夜五更头。
闲杀流莺外,雨榭风楼。
旧日潘郎踪迹,问人间消息,依旧飘流。
只年年寒食,海上寄遥愁。
正伤心单衣试酒,看铜街歌舞不知愁。
家何在,怕听归去,又怕淹留。
高山峨峨,流水涓涓。长松之阴,有鹤蹁跹。
立苍苔,啄白石,而饮清泉。
顾风日之和美,忽长鸣兮戛然。
修翎矫雪,逸翩翔烟。雌雄迭代,俯仰迁延。
始凤跄兮焕烂,终龙跃兮蜿蜒。
往来络绎,交错回旋。节若应鼓,机如转圜。
拂琪树兮晃朗,落玉花兮联翩。
若有人兮,幅巾道服,安坐调弦。
想琴心兮,三叠致妙,舞乎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