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中漫怀呈杨亦琳林应玺梁毓和》
《舟中漫怀呈杨亦琳林应玺梁毓和》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短棹冲寒落日斜,征途回首一长嗟。

谁云季子貂无恙,转觉潘郎鬓有华。

紫燕衔坭知旧垒,白杨飞絮定谁家。

吴山越水无消息,渺渺疑乘博望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坐小船在寒冷的冬日黄昏中航行的情景,通过“短棹冲寒落日斜”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面对自然环境的挑战与孤独。接下来,“征途回首一长嗟”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旅程的回顾与感慨,一个“嗟”字,蕴含了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深深叹息。

“谁云季子貂无恙,转觉潘郎鬓有华。”这两句运用典故,以季子(苏秦)和潘郎(潘岳)的故事,暗喻自己虽外表如常,但内心却因岁月而感到衰老。季子的貂裘未损,象征着外在的不变;而潘郎的鬓发已华,则暗示了内在的时光流转。

“紫燕衔坭知旧垒,白杨飞絮定谁家。”这两句通过紫燕归巢、白杨飘絮的自然景象,寄托了诗人对故乡和往昔生活的怀念。紫燕的归来,让人想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情景;而白杨的飞絮,则引发对季节更替、人事变迁的感慨。

最后,“吴山越水无消息,渺渺疑乘博望槎。”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或家乡的思念之情。吴山越水代表了广阔的空间,而“无消息”则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虑。末句“渺渺疑乘博望槎”,借用张骞出使西域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远行、探索未知世界的心愿,同时也隐含了一种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逃避。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寄李本宁先生

四朝载笔冠鹓行,犹忆抽书在尚方。

身托东山高泰岱,手披云汉出天章。

中原大雅谁司命,江左风流独擅长。

抱道犹龙看变化,应图天马更腾骧。

即烦前席归宣室,暂许清斋寄太常。

爽气蒋陵供拄笏,绿波淮水引行觞。

名山巳定千秋贵,学海从知百谷王。

莫以续经疑晚世,骚坛终赖鲁灵光。

(0)

送弟叔永入北雍·其八

千里有行,离思难任。厥有倚闾,慈荀之林。

发之皑皑,涕之涔涔。爱日惜阴,以慰其心。

(0)

题县八景·其三江头渔聚

芦花江畔钓舟轻,欸乃歌狂浃隐情。

不著衣冠空世代,海天摇曳一蓑清。

(0)

花朝州大夫李公集诸生于燕喜亭论学寻命童子歌鹿鸣赋二首·其二

春光刚半正花辰,拂幰啼莺夹路新。

风物恍逢修禊日,衣冠犹愧食萍宾。

登龙盛事誇今会,下榻高情自昔人。

如此豪游真忝窃,不妨沉醉坐车茵。

(0)

出关二首·其一

不识南塘路,借问路旁子。

答言从此去,桃花红十里。

(0)

庚辰元夕李二何三郎得隽李晓湘姚谷神都中得雄挂灯会馆越夕再会庆灯伍铁庵有诗步韵二律·其一

高馆张灯倚日边,银花珠树竞飞觞。

珠明远浦光摇斗,花发新枝媚近筵。

闻喜正当休酺夜,衔杯共鐻洗儿钱。

寄言言漏休频报,此夕欢娱倍昔年。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