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棹冲寒落日斜,征途回首一长嗟。
谁云季子貂无恙,转觉潘郎鬓有华。
紫燕衔坭知旧垒,白杨飞絮定谁家。
吴山越水无消息,渺渺疑乘博望槎。
短棹冲寒落日斜,征途回首一长嗟。
谁云季子貂无恙,转觉潘郎鬓有华。
紫燕衔坭知旧垒,白杨飞絮定谁家。
吴山越水无消息,渺渺疑乘博望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坐小船在寒冷的冬日黄昏中航行的情景,通过“短棹冲寒落日斜”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面对自然环境的挑战与孤独。接下来,“征途回首一长嗟”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旅程的回顾与感慨,一个“嗟”字,蕴含了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深深叹息。
“谁云季子貂无恙,转觉潘郎鬓有华。”这两句运用典故,以季子(苏秦)和潘郎(潘岳)的故事,暗喻自己虽外表如常,但内心却因岁月而感到衰老。季子的貂裘未损,象征着外在的不变;而潘郎的鬓发已华,则暗示了内在的时光流转。
“紫燕衔坭知旧垒,白杨飞絮定谁家。”这两句通过紫燕归巢、白杨飘絮的自然景象,寄托了诗人对故乡和往昔生活的怀念。紫燕的归来,让人想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情景;而白杨的飞絮,则引发对季节更替、人事变迁的感慨。
最后,“吴山越水无消息,渺渺疑乘博望槎。”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或家乡的思念之情。吴山越水代表了广阔的空间,而“无消息”则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虑。末句“渺渺疑乘博望槎”,借用张骞出使西域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远行、探索未知世界的心愿,同时也隐含了一种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逃避。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四朝载笔冠鹓行,犹忆抽书在尚方。
身托东山高泰岱,手披云汉出天章。
中原大雅谁司命,江左风流独擅长。
抱道犹龙看变化,应图天马更腾骧。
即烦前席归宣室,暂许清斋寄太常。
爽气蒋陵供拄笏,绿波淮水引行觞。
名山巳定千秋贵,学海从知百谷王。
莫以续经疑晚世,骚坛终赖鲁灵光。
高馆张灯倚日边,银花珠树竞飞觞。
珠明远浦光摇斗,花发新枝媚近筵。
闻喜正当休酺夜,衔杯共鐻洗儿钱。
寄言言漏休频报,此夕欢娱倍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