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影鞭丝里,陶居杂佛庐。
地偏无岁乐,官小易才疏。
桂树能招饮,南山悔上书。
水云他日梦,相待伴舂锄。
帽影鞭丝里,陶居杂佛庐。
地偏无岁乐,官小易才疏。
桂树能招饮,南山悔上书。
水云他日梦,相待伴舂锄。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叶丈来访的感慨与期待。首联“帽影鞭丝里,陶居杂佛庐”以生动的细节勾勒出友人来访的场景,同时暗含了居住环境的特殊性,即陶居与佛庐并存,暗示着生活的多元与复杂。颔联“地偏无岁乐,官小易才疏”则表达了对所处环境的无奈与自嘲,地偏官小,生活可能缺乏乐趣,才能也容易被忽视。
颈联“桂树能招饮,南山悔上书”中,“桂树”象征着友情的邀请,“南山”则可能是隐喻,表达对过去行为的反思或遗憾,可能是指曾经的决定或行动让自己后悔。尾联“水云他日梦,相待伴舂锄”则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与期待,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与友人一同享受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未来梦想的憧憬,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佳辰荐九,吹帽霜风峭。
画阁势崔嵬,遍危阑、翠峰缭绕。
茂林修竹,别是小壶天,烟霭淡,夕阳明,隐映溪光渺。
匣琴流水,休恨知音少。
长啸对西风,觉志气、凌云缥缈。
传杯兴逸,高会继龙山,簪嫩菊,插红萸,相对年年好。
年年九日,萸菊登高宴。
今岁旅新丰,听征雁、吟蛩幽怨。
行行游赏,邂逅得诗人,呼斗酒,发清吟,豪气凌霄汉。
穷通默定,志士那兴叹。
寓意醉乡游,且赢得、开怀萧散。
功名外物,何必累冲襟,炼丹井,叱羊山,寻个修真伴。
深秋澄霁,烟淡霜天晓。
翠岘峻摩穹,有碧涧、清溪缭绕。
鸣弦多暇,乘兴约登临,听水乐,习丰碑,遐想东坡老。
当年叔子,何事伤怀抱。
名与此山俱,叹无闻、真成可笑。
吾侪勋业,要使列云台,擒颉利,斩楼兰,混一车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