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檃括南华经词旨述内篇六言七章·其二齐物论》
《檃括南华经词旨述内篇六言七章·其二齐物论》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微]韵

此身此物齐归,儒墨空劳是非。

罔两无形孰待,蝶蝴有梦相依。

鷇音人语时错,地籁天倪日微。

生死百年易惑,成亏一事难违。

(0)
鉴赏

这首诗《檃括南华经词旨述内篇六言七章(其二)齐物论》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探讨了人生与宇宙的奥秘。

首句“此身此物齐归”,开篇即点出个体生命与物质世界终将归于虚无的哲学命题,暗含万物皆有其终的自然规律。接着“儒墨空劳是非”,指出儒家和墨家对于道德与行为的争论,不过是徒劳无功,因为最终一切都会消逝,这种观点体现了对人生短暂与宇宙永恒的深刻理解。

“罔两无形孰待,蝶蝴有梦相依”两句,以无形的罔两和有形的蝴蝶为喻,说明世间万物虽各有形态,但最终都逃不过消散的命运。蝴蝶的梦境象征着生命的幻象,而无形的罔两则代表了宇宙间那些看不见的力量或存在,两者虽不同,却都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消失。

“鷇音人语时错,地籁天倪日微”进一步阐述了自然界的微妙与复杂。鷇音,指雏鸟的叫声,与人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有时清晰,有时模糊,象征着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地籁,即自然界的声音,与天倪(天机)相对,暗示着自然界的规律与人类智慧之间的关系,随着岁月流逝,这些规律逐渐显现,但又总是难以完全把握。

最后,“生死百年易惑,成亏一事难违”总结了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不可抗拒性。百年的人生充满了困惑与选择,而事物的兴衰更替,无论是成就还是损失,往往难以避免。这句话表达了对生命有限与宇宙无限之间矛盾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命运不可逆转的无奈接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邃的哲思,探讨了生命、宇宙、道德、自然等多重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世界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士子夏尚志送至富春赋此别之

富春春暮柳飞花,柳下停舟问酒家。

人道交深多别泪,我拚烂醉是生涯。

东吴景物侨居久,南海乡关去路赊。

贫病一身谁顾念,扬雄未忍别侯巴。

(0)

游天龙寺和同庵简禅师壁间韵

天龙寺里谒如来,绀殿重扃逶迤开。

白傅顿成香火社,东坡犹记妙高台。

宝山愿力随缘结,尘世清心到此灰。

吟罢倚阑閒纵目,长江东去鹤飞回。

(0)

挽梁母李氏

三牲日养未为丰,六帙俄如一梦中。

天外阴云沉婺彩,堂前凉露陨萱丛。

闺门懿德埋名古,溟漠归魂逝水东。

共挽灵輀歌楚些,荒郊乱起白杨风。

(0)

游静慈寺分韵得冬字

客况萧条逼暮冬,远寻方外散尘踪。

路从西子湖头入,人在香山寺里逢。

看到梅花吟正苦,沽来竹叶味偏浓。

老僧旧是斯文友,嬴得相过不厌重。

(0)

赠周长史南归

自从湖海见新诗,到处骚坛说项斯。

玉轸朱弦弹白雪,银钩铁画写乌丝。

宦情落落冯唐老,心事悠悠鲍叔知。

此去江南风月好,吟残毋惜慰相思。

(0)

棠阴清题赠南宁黎推府

黎侯听讼倚甘棠,讼简空馀白昼长。

铺树绿阴春意蔼,满怀清思笔花香。

仁民已见虚囹圄,故国行看任栋梁。

传语邑庠多大雅,为诗系美召南章。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