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此物齐归,儒墨空劳是非。
罔两无形孰待,蝶蝴有梦相依。
鷇音人语时错,地籁天倪日微。
生死百年易惑,成亏一事难违。
此身此物齐归,儒墨空劳是非。
罔两无形孰待,蝶蝴有梦相依。
鷇音人语时错,地籁天倪日微。
生死百年易惑,成亏一事难违。
这首诗《檃括南华经词旨述内篇六言七章(其二)齐物论》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探讨了人生与宇宙的奥秘。
首句“此身此物齐归”,开篇即点出个体生命与物质世界终将归于虚无的哲学命题,暗含万物皆有其终的自然规律。接着“儒墨空劳是非”,指出儒家和墨家对于道德与行为的争论,不过是徒劳无功,因为最终一切都会消逝,这种观点体现了对人生短暂与宇宙永恒的深刻理解。
“罔两无形孰待,蝶蝴有梦相依”两句,以无形的罔两和有形的蝴蝶为喻,说明世间万物虽各有形态,但最终都逃不过消散的命运。蝴蝶的梦境象征着生命的幻象,而无形的罔两则代表了宇宙间那些看不见的力量或存在,两者虽不同,却都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消失。
“鷇音人语时错,地籁天倪日微”进一步阐述了自然界的微妙与复杂。鷇音,指雏鸟的叫声,与人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有时清晰,有时模糊,象征着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地籁,即自然界的声音,与天倪(天机)相对,暗示着自然界的规律与人类智慧之间的关系,随着岁月流逝,这些规律逐渐显现,但又总是难以完全把握。
最后,“生死百年易惑,成亏一事难违”总结了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不可抗拒性。百年的人生充满了困惑与选择,而事物的兴衰更替,无论是成就还是损失,往往难以避免。这句话表达了对生命有限与宇宙无限之间矛盾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命运不可逆转的无奈接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邃的哲思,探讨了生命、宇宙、道德、自然等多重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世界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