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贤人趣,黄花道貌妆。
物情殊未厌,时节不加长。
自是良辰往,何妨后会张。
试看人化鬼,不异露为霜。
白酒贤人趣,黄花道貌妆。
物情殊未厌,时节不加长。
自是良辰往,何妨后会张。
试看人化鬼,不异露为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重阳节的景象,充满了对生命短暂和自然变化的感慨。诗人通过白酒和黄花来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法挽留眼前美好的无奈。
"白酒贤人趣"一句,通过对比白酒和贤人的品格,暗示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欣赏。"黄花道貌妆"则是用秋天的菊花来比喻生命中的美好事物,尽管已经到了晚秋,但这些美好依然如画中佳人一般吸引着人们。
"物情殊未厌,时节不加长"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物和时间流逝的感慨。无论是自然界的变化还是人类生活中的美好,都无法永恒,诗人对此感到既珍惜又无奈。
"自是良辰往,何妨后会张"一句,则表现了诗人面对时光易逝的态度。他似乎在安慰自己和读者,即使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也不必过于哀伤,因为未来还会有新的相聚。
最后两句"试看人化鬼,不异露为霜"则是诗人对于生命消逝和自然规律的深刻感悟。就像人类最终都会归于尘土一样,秋天的露水也会在夜晚凝结成霜,显示了自然界中生死更迭的哲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重阳节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珍惜时光、感慨生命易逝的思想情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