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氏矜传灯,老庄抱生白。
自言摩尼珠,谁知黑如漆。
荀杨不识性,依旧如夜行。
万世真日月,四书与五经。
释氏矜传灯,老庄抱生白。
自言摩尼珠,谁知黑如漆。
荀杨不识性,依旧如夜行。
万世真日月,四书与五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所作的《文公书厨·惠我光明》。诗中,诗人以佛教中的“传灯”和道家的老庄思想为背景,表达了对知识传承的感慨。"释氏矜传灯"暗指佛教徒珍视智慧的传递,如同灯火照亮前行之路;"老庄抱生白"则借道家的无为而治理念,强调内心的纯净与自然。然而,诗人指出有些人并未真正理解这些智慧的本质,"荀杨不识性,依旧如夜行",指的是儒家荀子和杨朱等人未能洞悉人性的真理,仍然在黑暗中摸索。
接着,诗人强调真正的智慧如同永恒的日月,"万世真日月",超越了时间和个体的局限,而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则是这种智慧的载体。整首诗寓言深刻,批评了那些仅停留在表面学问而不深入理解内在哲理的现象,提倡追求真实智慧的内在光照。
形胜地。龙蟠虎踞能记。
南朝送却鸟声中,醉魂唤起。
大江日夕撼城流,英雄淘尽无际。啸长剑,天外倚。
历年旧史徒系。兴亡故辙轨相寻,吊残废垒。
几人百战定神州,愁心难问淮水。
辨亡论古一哄市。倦抛书、飞梦千里。
万感不关身世。
奈清尊、鬓雪青山,相对萧瑟兰成,江关里。
服媚传馨,认蝶魂稳并,隐约钗盟。
当年二妃重见,唤起湘灵。
古怨今情谁托,佩环悄、仙影亭亭。
高怀寄空谷,素萼同心,愁买倾城。
折梅还索笑,伴犀簪翠压,螺髻香凝。
罥襟横枕,偷染红泪春冰。
梦引参差帝乐,两玉童、鸾琯双声。
贞蕤比金石,更祝千里,连理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