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别三年矣。恁迢迢、菊苗水长,鲤鱼风起。
日暮停云江东望,喜慰相思片纸。
更备述、先人遗事。
成佛生天非虚说,奉心香、一瓣南朝寺。
新俎豆,旧桃李。参禅留带同龛地。
算当年、坡仙去后,祗公能嗣。
风月江山传千古,应有英灵恋此。
转自愧、苏瑰无子。
卅载浮名先心死,痛粗官、难继楹书志。
今昔感,泪如水。
话别三年矣。恁迢迢、菊苗水长,鲤鱼风起。
日暮停云江东望,喜慰相思片纸。
更备述、先人遗事。
成佛生天非虚说,奉心香、一瓣南朝寺。
新俎豆,旧桃李。参禅留带同龛地。
算当年、坡仙去后,祗公能嗣。
风月江山传千古,应有英灵恋此。
转自愧、苏瑰无子。
卅载浮名先心死,痛粗官、难继楹书志。
今昔感,泪如水。
这首《金缕曲》是清代诗人王嘉福为纪念宝晋书院生徒祭祀先公容甫先生而作。词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词的开篇“话别三年矣”,点明了时间跨度,表达了对逝者长久的思念。接着,“菊苗水长,鲤鱼风起”两句,运用自然景象象征逝者的生命历程,寓意深远,既描绘了季节更替的自然之美,也暗含了对逝者生命轨迹的追忆。
“日暮停云江东望,喜慰相思片纸”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想象中的云雾和江水,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深挂念。接下来,“更备述、先人遗事”一句,表明了诗人不仅怀念逝者,还关注其生前的事迹,体现了对先人精神的传承与敬仰。
“成佛生天非虚说,奉心香、一瓣南朝寺”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灵魂归宿的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佛教文化在词中的融入,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终极状态的思考。
“新俎豆,旧桃李”以“俎豆”和“桃李”比喻祭祀与教育,暗示了逝者在生前对后辈的教诲与影响,以及其在学术与教育领域的贡献。
“参禅留带同龛地”一句,进一步深化了对逝者精神境界的赞美,暗示了其在精神层面的追求与成就。
“算当年、坡仙去后,祗公能嗣”将逝者与宋代文学巨匠苏轼(坡仙)相提并论,表达了对逝者文学才华与人格魅力的高度评价。
“风月江山传千古,应有英灵恋此”两句,表达了对逝者作品与精神永存的信念,同时暗示了其作品与精神对后世的影响。
“转自愧、苏瑰无子”一句,可能是诗人自谦之语,表达了对自己未能像苏瑰那样留下子嗣的遗憾,同时也暗含了对逝者子嗣的怀念。
“卅载浮名先心死,痛粗官、难继楹书志”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生前追求与理想难以继续的感慨,以及自己在面对世俗功名时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最后,“今昔感,泪如水”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面对今昔对比时的强烈情感,泪水如注,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金缕曲》情感真挚,语言深沉,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之情,也蕴含了对生命、教育、文学等多个方面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已落无边木,犹诛不尽茅。
沙光迎远景,风力闹寒稍。
牧处高低路,渔时远近郊。
竹篱茅舍外,门闭可推敲。
玉井生寒,正枫落吴江,冷侵罗幕。
翠云剪叶,紫锦攒花,暗香遍熏珠阁。
瑞非兰麝比,氤氲清彻寥廓。
向燕寝,团团秀色,巧宜围却。
宝槛浓开对列,蜂共蝶多情,未知花萼。
爱玩置向窗几,时时更碾,建春浇著。
最是关情处,惊梦回、酒醒初觉。
楚梅早,前村任他暗落。
秋空过雨静,晚景澄明,天淡如水。
渐看蟾彩,东山旋升,金饼上云际。
轻烟散尽,莹皓色、消尘翳。
倚琼楼,皎若瑶台阆风,翠阑十二。正好登临无外。
满斟与、清光对。虽桂华飘下,玉轮移影,归兴犹未。
待继日同宴赏,听秘乐、广寒宫里。
惟怕却,明月阴晴未定,且宜欢醉。
断虹收霁雨,卷帘幕、与风期。
正燕子将雏,莺儿弄巧,日影迟迟。荼蘼。
牡丹过也,但游丝、上下网晴晖。
三月韶华,转头易失,密荫匀齐。常思。入夏景偏奇。
是梅雨霏微。更乍著轻纱,凉摇素羽,翠点清池。
还思。故山旧隐,想葱茏、翠竹锁窗扉。
独倚西楼谩久,此怀冷淡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