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游庐山去,将托楚舸梢。
暮行长河曲,月上黄金坳。
悠悠几千里,身世非系匏。
恣观瀑布虹,不畏浔阳蛟。
诵经东林下,小宇结香茅。
欲游庐山去,将托楚舸梢。
暮行长河曲,月上黄金坳。
悠悠几千里,身世非系匏。
恣观瀑布虹,不畏浔阳蛟。
诵经东林下,小宇结香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僧游庐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游历庐山的期待与祝福。首句“欲游庐山去”直接点题,流露出对庐山美景的向往和对僧人的羡慕。接下来,“将托楚舸梢”描绘出僧人乘舟出行的场景,暗示旅程的开始。
“暮行长河曲,月上黄金坳”两句,通过描绘夜晚舟行在弯曲的河流中,明月升起照亮金色的山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寓含着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悠悠几千里,身世非系匏”进一步强调了路途遥远,但诗人认为僧人的身心自由,不受世俗牵挂,如同匏瓜随水漂流,寓意其心境的超脱。
“恣观瀑布虹,不畏浔阳蛟”鼓励僧人尽情欣赏沿途的自然奇观,不必畏惧任何困难,表现出对友人胆识和修行的赞赏。
最后,“诵经东林下,小宇结香茅”描绘僧人在东林寺诵经修行的情景,以及简朴宁静的修行环境,体现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理想化描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送别为背景,通过描绘庐山景色和僧人的行程,寄寓了诗人对友人超然洒脱的期许,以及对佛教禅意的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