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崖置屋亦常关,下法龙眠小隐山。
纵有青牛不耕稼,但闻犬吠白云间。
重崖置屋亦常关,下法龙眠小隐山。
纵有青牛不耕稼,但闻犬吠白云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首句“重崖置屋亦常关”,描绘了山中险峻的地形,房屋建在重重山崖之间,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接着,“下法龙眠小隐山”一句,通过“下法龙眠”这一典故,暗示这里环境幽静,仿佛是远离尘嚣的小隐居之所。
“纵有青牛不耕稼”,青牛在这里象征着一种隐士的生活方式,即使拥有耕种的工具(青牛),却选择不进行农事活动,进一步强调了隐居生活的自由与超脱。最后,“但闻犬吠白云间”,以犬吠声作为背景音,将人带入一片云雾缭绕的仙境之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忆昔少年,行乐处、都非旧景。
听海添潮落,绮绣四城春永。
歌舞楼头憎日暮,管弦席里嗔酣省。
看目前荣悴几光阴,愁难整。梦魂醒尘虑并。
漫堪嗟空自警。慨兰桡荻阁,水寒烟冷。
无分江湖中绪断,天心月到澄潭影。
念浮生、识破悲欢川波静。
黄山之峰三十六,采药行行遍山谷。
有时看云宿天都,千涧万壑云模糊。
北辰咫尺星匝地,当空皎皎秋蟾孤。
天鸡初鸣海光赤,下窥群动喧号呼。
白云掀浪接沧海,汹涌万里迎金乌。
此时看白云,便欲扶轮登天衢。
沛然三日霖,一洗旱魃群生苏。
灵芝与丹草,下以医疲癃,上以宁君躯。
庆云布祥痴瘴息,夭札俱令归寿域。
看云不负出岫心,解将医人转医国。
功成依旧归黄山,采药看云老山间。
石床夜湿洞云宿,芝草晓茁东风还。
紫阳山人昧精讨,看云不识黄山道。
安得乘此秋风早,与子相期拾瑶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