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新月照空床,纨扇西风泪数行。
好梦只随钟共断,閒愁偏与夜争长。
最怜牛女同今夕,却恨参商各异方。
薄命盻盻并小小,料应不似我凄凉。
梧桐新月照空床,纨扇西风泪数行。
好梦只随钟共断,閒愁偏与夜争长。
最怜牛女同今夕,却恨参商各异方。
薄命盻盻并小小,料应不似我凄凉。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和秋景韵二十首(其十九)秋信》描绘了一幅秋夜寂寥的画面。首句“梧桐新月照空床”,以梧桐和新月为背景,渲染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独处的孤寂。次句“纨扇西风泪数行”,通过纨扇和西风,表达出主人公在秋风中挥扇拭泪的情景,透露出内心的哀伤。
第三句“好梦只随钟共断”,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难以入眠的苦闷,好梦被夜晚的钟声打断,暗示了生活的不如意和对过去的怀念。第四句“閒愁偏与夜争长”,闲愁与黑夜相伴,形象地表达了愁绪无尽,时间漫长的感觉。
第五、六句“最怜牛女同今夕,却恨参商各异方”,借牛郎织女的典故,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同时也流露出自己与亲人无法团聚的无奈。最后一句“薄命盻盻并小小,料应不似我凄凉”,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主人公对自己命运的悲叹,认为自己的凄凉境遇无人能及。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主人公在秋夜中的孤独、思念和哀愁,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
环植峦蕉数十株,幻成方丈一屠苏。
几重青苍两边合,四壁穿空一物无。
早凉日薄坐其下,爽气肃飒风来徐。
此为天下易生物,不多岁月真可庐。
王恺谩夸紫步障,石崇安得青珊瑚。
寓居得地不亩许,好事便可传规模。
顾余老矣岂久处,后来得此自足娱。
若谓霜雪成摧枯,环台瑶室今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