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照君台》
《照君台》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古风

天生尤物元无种,万里巴村出青冢。

高台望思台已荒,东风溪涨流水香。

婵娟钟美空万古,翻使乡山多丑女。

灸眉作瘢亦不须,人人有瘿如瓠壶。

(0)
注释
天生:本来就是。
尤物:特别出色的美女。
元:本来。
无种:并非出自特定种族或家族。
万里:遥远的地方。
巴村:巴蜀乡村。
青冢:指墓地,这里可能暗指美女的故乡。
高台:高耸的平台。
荒:荒废。
东风:春风。
溪涨:溪水上涨。
流水香:形容流水带着香气。
婵娟:形容女子容貌美好。
钟美:聚集美。
空万古:流传千年。
乡山:故乡的山川。
灸眉:古代女子的一种美容方法,用艾灸眉毛。
作瘢:留下疤痕。
亦不须:也不必如此。
人人:每个人。
瘿:颈部肿块,古代常见病。
如瓠壶:像葫芦一样大。
翻译
世间美女本非天生,巴蜀乡村却出佳人。
高高的台子已荒凉,东风吹过溪水飘香。
美貌如婵娟流传千古,反让故乡多了丑陋女子。
就算刺眉留下疤痕也无需,人人都有如葫芦般的脖子肿大。
鉴赏

这首诗名为《照君台》,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诗中以"天生尤物元无种"起笔,暗示了美人之罕见,如同稀世珍品。接下来的"万里巴村出青冢"描绘了一幅偏远乡村中竟有绝色佳人的画面,令人惊奇。"高台望思台已荒"则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以及时光流逝的感慨。

"东风溪涨流水香"通过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怀旧之情。诗人感叹"婵娟钟美空万古",意指美貌如婵娟者虽历久而无人能及,却也使得故乡的其他女子显得平凡。"翻使乡山多丑女"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对比,暗示了美的存在有时会带来相对的审美标准变化。

最后两句"灸眉作瘢亦不须,人人有瘿如瓠壶",诗人似乎在说,即使刻意追求完美,如女子为了美丽而刺眉留痕,也不过如此,因为人人都有其独特之处,如瓠壶般的畸形,反而成为各自的特点。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美人之喻,揭示了世间万物各有所长的道理。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送陈惟秦客恩州·其一

客枕愁听五岭猿,瘴江何处不消魂。

羊城月送春潮上,蚬水风催夜渡喧。

茉莉卖钱香满市,芭蕉成布绿连村。

明知此去蛮乡恶,无奈飘零别故园。

(0)

送林志尹谒选之京时予将入燕

数声南雁叫秋烟,路指交河北到天。

鸡送边城霜后角,马惊沙碛雪中鞭。

贫来远道亲雄剑,老去长安索俸钱。

我已藏名燕市久,相寻休向酒垆前。

(0)

送曹二进士之金溪吊周明府

千里分襟怅别离,西州双泪数年悲。

途中磨镜同徐稚,匣里亡琴痛子期。

楚璞谩云增价早,隋珠犹悔报恩迟。

九原未必无遗恨,不见看花上苑时。

(0)

无题·其五

剑化雌雄玉匣空,寒潮东逝信谁通。

金生莲步双缠白,钏约冰肌一线红。

事去欢娱并作怨,缘乖魂梦也难同。

芳菲零乱春光晚,满地胭脂半夜风。

(0)

送王懋宣先生之泰顺

垂杨影里乱啼莺,朝发都亭一骑轻。

黯淡蘼芜寻去路,微茫烟树见孤城。

他乡春色悲花落,旅馆愁心寄月明。

白发萧萧犹作客,临岐分手更关情。

(0)

隔帘美人

环佩声闻见不真,多情绰约往来身。

只缘竹纬垂千缕,似对菱花隔一尘。

绣带暗飘纹外影,秋波潜送隙中春。

重重锦浪生罗袜,彷佛云间遇洛神。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