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晴早已卜中秋,几日云霾此夕收。
四壁荡光花影上,千门散蜡火星流。
杯觞我亦随时乐,歌管谁还恣夜游。
可是太平元有象,老年过为少年愁。
阴晴早已卜中秋,几日云霾此夕收。
四壁荡光花影上,千门散蜡火星流。
杯觞我亦随时乐,歌管谁还恣夜游。
可是太平元有象,老年过为少年愁。
这首《元宵》由明代诗人区越所作,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与诗人对太平盛世的感慨。
首联“阴晴早已卜中秋,几日云霾此夕收”以中秋时节的天气变化预示着元宵之夜的晴朗,暗示了节日的喜庆氛围。接下来的“四壁荡光花影上,千门散蜡火星流”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元宵节夜晚的繁华景象:灯火辉煌,光影交错,如同繁星点点,映照在墙壁和花影之上,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颈联“杯觞我亦随时乐,歌管谁还恣夜游”表达了诗人随兴而乐的态度,无论是饮酒还是听歌,都体现了他对节日的享受和对生活的热爱。尾联“可是太平元有象,老年过为少年愁”则蕴含了诗人对社会安定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易逝的忧虑。尽管时代太平,但诗人依然为年华老去而感到忧愁,这种矛盾的情感,既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元宵节的欢乐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深度的作品。
灵芝华,华洞房。凤凰仪,仪九章。生逢盛世圣祚长。
陛下承基人悦康。鼓玄瑟,吹凤簧。
八音翕合而锵锵。坐者忘疲,听者哀以伤。
且为乐,寿万年,何用怵惕怀虞殃。
主献前致辞,宾酬跪奉觞。
命如晨风叶,倏忽聚散允无常。
及时秉烛游,日月不我将。鸡号旦旦,鹤鸣瀼瀼。
诸君慎勿离席而东西,具我粗饭进糁羹。
日团圞,升扶桑,次衡阳。倒君衣,服君裳。
考钟击鼓会明堂。日之方中朝既昌。
蛮夷率舞,鸟兽攸行。陛下黄耇,福履无疆。
老去谁能更少年,此来相对亦欣然。
人间白日无绳系,炉里金丹有诀传。
秋水芦花三亩宅,西风鹤唳五更天。
晓来霜重红于染,伴我梅花纸帐眠。
赤日行空正当午,老夫畏热如畏虎。
计程归路三千七,值我行年六十五。
昨过任城旧酒楼,山川信美非吾土。
仲宣太白俱仙才,安得并载黄龙浦。
此日池塘杨柳风,此时庭院芭蕉雨。
牙缃架插馀万卷,衮钺心传破千古。
满座时看羽扇摇,半酣起拂吴钩舞。
已约清风成故人,更须霖雨歌明主。
回瞻殿阁忆微凉,却向园庐依茂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