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生兮湑湑。敛厥华兮混萧艾而群。
处世罔余知兮繄其所。孰植于门兮芳以贾。
患蹇捋锄兮曷返质乎空山。
视世奚悲兮嗟嗟乎尔兰。
兰生兮湑湑。敛厥华兮混萧艾而群。
处世罔余知兮繄其所。孰植于门兮芳以贾。
患蹇捋锄兮曷返质乎空山。
视世奚悲兮嗟嗟乎尔兰。
这首诗描绘了兰花在纷杂环境中生长的孤独与坚韧,以及对世俗的超脱。诗人通过“兰生兮湑湑”开篇,形象地描述了兰花在茂盛中悄然生长的状态,接着“敛厥华兮混萧艾而群”则表现了兰花虽美丽却与杂草为伍的处境。诗人感叹“处世罔余知兮繄其所”,表达了兰花在世间难觅知音的孤独感。随后,“孰植于门兮芳以贾”一句,似乎在赞美那些将兰花种植于门前,以其芳香增添生活雅趣的人们。然而,“患蹇捋锄兮曷返质乎空山”则流露出对世俗的不满和对回归自然的向往。最后,“视世奚悲兮嗟嗟乎尔兰”表达了对兰花的同情与共鸣,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整首诗借物抒情,寓言深刻,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社会关系的独特思考。
风约飞红趁,雨涴香泥印。春归算隔几多时,近。近。
近。挑菜人稀,湔裙节过,卖饧声紧。
已少寻春分,好把閒愁论。那年却记共王郎,韵。韵。
韵。丝管精详,宾朋妥帖,心情安顿。
早起隔墙花弄影,忽然空馆相思。
邻家已换燕空飞。许多惆怅事,诉与落红知。
百里烟航遥访戴,柴门锁向春矶。
沈吟暗咏壁间诗。径开山以麓,村在水之湄。
最凄楚。
是小楼,者般孤另,者般萧瑟,又是者般风雨。
一时愁绪如织,穿入海角,天涯情一缕。
平生知己,算今年今夜,几人孤处。谁共语。
铁马含风,瓦灯摇影。作弄秋声,那不消魂如许。
太息轻裘公子,绿鬓仙郎,去留难自主。
者般时候,想有人、从此者般怀汝。
江山到处都如此,其间黯然惟别。
秋柳正垂垂,刻意教人折。免华生又灭。
禁几许,清歌呜咽。寒夜重来,旧游如梦,故应凄绝。
恰忆。五年前,江南岸、酒醒归舟时节。
一桁碧栏干,听笛声吹澈。
年华流水阅,那不遣、鬓丝成雪。
忍看君、一幅闲愁,苦觅恨人说。
三落冬冬鼓。记今宵、十年师友,剪灯而语。
酒映须眉人欢喜,那更三星在户。
簿醉也、平生堪数。
廉让泉清曾共饮,古之人、默默心相许。
荼与荠、孰甘苦。茫茫何处吾乡土。
念江南莺花风月,可成宾主。
介母莱妻同此愿,促买半山荒墅。
偕隐者、久安贫窭,仕宦人生须自量,再因循、可有丝毫补。
难道是、匆匆去。
难教人听,是谈天、邹衍多言而赘。
昔作无心,云出岫、尝恐鹤羞猿避。
投笔非难,致身须蚤,始信前言戏。
五穷相守,行吟带索如是。
暂把眉上愁捐,鬓边尘浣,去觅藏名地。
吾爱吾庐,卿用法、不管谁门如市。
母是经师,妇为佳友,月伴先生醉。
举头良夜,惜君生不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