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居卧南冈,策杖遵行苇。
凉风吹絺衣,澄江澹生朏。
纵睇秋旻高,云英何韡韡。
感时鸣蟋蟀,阅世遗葑菲。
鹤岂愿乘轩,龟且聊曳尾。
侘傺辞帝阍,偃蹇伴山鬼。
庞公荷耒耜,君平谢筐篚。
白首抱明德,斯人岂不伟。
屏居卧南冈,策杖遵行苇。
凉风吹絺衣,澄江澹生朏。
纵睇秋旻高,云英何韡韡。
感时鸣蟋蟀,阅世遗葑菲。
鹤岂愿乘轩,龟且聊曳尾。
侘傺辞帝阍,偃蹇伴山鬼。
庞公荷耒耜,君平谢筐篚。
白首抱明德,斯人岂不伟。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杂诗二十首(其十)》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场景。他独自一人居住在南山坡上,手持竹杖漫步于芦苇丛中,感受到凉风轻轻吹过身上的细葛衣,眼前是清澈的江水泛起微微波光。抬头远望,秋天的天空高远,云彩绚丽夺目。
诗人触景生情,听见秋夜里的蟋蟀声,感叹时光流逝,世间纷扰。他以鹤自比,并非追求权势,而是像龟一样自在地曳尾于山野。对于仕途的失意,他选择了离开朝廷,与山鬼为伴,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态度。
诗人引用庞公和君平两位古代隐士的事迹,表达自己坚守道德,抱持光明品德的决心,认为这样的生活方式是伟大的。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和个人心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昔年读书复击剑,如今按剑将逃禅。
雄心岂向湖海尽,欲摄天地归蒲团。
鱼鳞不合尚鸣跃,怜君犹被嗔猿缚。
纳之入匣悄无声,如鸟归巢水归壑。
四山风急号鼯鼪,虚堂嵌空佛火青。
松萝藏云不知晓,白日欲雨天冥冥。
谁欤甘此坐衰朽,仍倚长虹烛牛斗。
剸蛟不让佽飞先,成佛肯随灵运后。
侧身天地何处归,此意沈吟恨难剖。
还君此图为君寿,毕竟生才天不苟。
神物会合当有时,黄郎嵲屼将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