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儒在天地,年壮悲鲜成。
求古有微志,苦于饥寒撄。
石田废不治,已多荒秽生。
弗商还弗农,何以侪庶氓?
环顾吾党友,翠荚春兰英。
专锐务所宜,久可树其名。
发荣视诸始,万物崇勾萌。
高鸿腾翼飞,长天方廓清。
黄雀啄田粒,微饱安足争?
腐儒在天地,年壮悲鲜成。
求古有微志,苦于饥寒撄。
石田废不治,已多荒秽生。
弗商还弗农,何以侪庶氓?
环顾吾党友,翠荚春兰英。
专锐务所宜,久可树其名。
发荣视诸始,万物崇勾萌。
高鸿腾翼飞,长天方廓清。
黄雀啄田粒,微饱安足争?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创作的《励志四章示家塾同学诸子》的第一章,通过描绘一个腐儒在天地间的生活境遇和内心挣扎,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
首句“腐儒在天地,年壮悲鲜成”,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位年富力强却尚未有所成就的学者,身处世间,内心充满悲凉与无奈。接着,“求古有微志,苦于饥寒撄”进一步揭示了他追求古代学问的志向,但因生活困顿而倍感艰难。这种矛盾的处境,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普遍面临的困境。
“石田废不治,已多荒秽生。弗商还弗农,何以侪庶氓?”几句中,诗人以荒废的石田比喻自己未被充分利用的才能,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改变命运的渴望。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不从事商业或农业,如何与普通百姓相提并论?这既是对个人出路的探索,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后半部分转向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对未来的展望。“环顾吾党友,翠荚春兰英。专锐务所宜,久可树其名。”诗人环视四周,发现同道中人如同春日绽放的兰花,各有所长,专注于自己的领域,终将树立名声。这里既有对同伴的赞美,也暗含着对自己应找到合适道路的期待。
“发荣视诸始,万物崇勾萌。高鸿腾翼飞,长天方廓清。”诗人以万物生长、高鸿飞翔为喻,表达了对新生事物的期待和对光明未来的向往。最后,“黄雀啄田粒,微饱安足争?”以黄雀啄食田间谷粒为喻,强调了满足于微小的收获,不必过分争斗,体现了诗人对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的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境遇的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