挈伴登临散寂寥,偶携春屐破荒郊。
睫前只堠连双堠,足底江潮接海潮。
浪稳渔舟还泛泛,风轻岸柳自摇摇。
三千珠履成何事,独枕洪流望郢遥。
挈伴登临散寂寥,偶携春屐破荒郊。
睫前只堠连双堠,足底江潮接海潮。
浪稳渔舟还泛泛,风轻岸柳自摇摇。
三千珠履成何事,独枕洪流望郢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登君山的壮丽景象与深沉思绪。首联“挈伴登临散寂寥,偶携春屐破荒郊”中,“挈伴”虽未明言,但通过“散寂寥”和“破荒郊”的描述,可以想象出诗人与同伴一同打破宁静,踏入生机勃勃的春日郊野。次联“睫前只堠连双堠,足底江潮接海潮”运用夸张手法,将眼前的堠子比作连续不断的地标,而脚下仿佛能感受到江潮与海潮的连接,营造出一种广阔无垠的视觉与听觉体验。
颈联“浪稳渔舟还泛泛,风轻岸柳自摇摇”则转为细腻描绘,波平浪静中渔舟轻轻荡漾,春风轻拂下岸柳自在摇摆,画面宁静而生动,充满自然之美。尾联“三千珠履成何事,独枕洪流望郢遥”则由景入情,诗人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以“三千珠履”比喻功名利禄,反问其价值所在,最后以“独枕洪流望郢遥”表达出对远方、对理想追求的向往与孤独感。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登高远眺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情感与哲思。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