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飞来和岳斋高韵》
《飞来和岳斋高韵》全文
明 / 王渐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山名中宿黛云层,地启飞来色相徵。

延祚当为天下寺,达摩元是古今僧。

空台落照忙秋舸,绝壑深林隐夏冰。

却叹惠能贪远胜,不将衣钵借传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飞来峰与和岳斋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氛围,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首联“山名中宿黛云层,地启飞来色相徵”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飞来峰的景色,山峰如同沉睡的黛色云层,地势仿佛引领着飞来的色彩与象征。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山峰以生命,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颔联“延祚当为天下寺,达摩元是古今僧”则转入对佛教历史人物达摩的追忆,表达了对佛教文化传承的敬仰。延祚寺作为天下名刹,与达摩这位古今僧人的形象相映成趣,强调了佛教对于历史与文化的深远影响。

颈联“空台落照忙秋舸,绝壑深林隐夏冰”进一步描绘了飞来峰的自然风光。空台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繁忙,秋日的船只穿梭其间;而绝壑深处的密林中,隐藏着夏日的冰块,形成鲜明的季节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

尾联“却叹惠能贪远胜,不将衣钵借传灯”则是对另一位佛教大师惠能的感慨。诗人感叹惠能过于追求远离尘世的生活,未能将佛法的火种传递给后人,借“衣钵”与“传灯”这两个佛教术语,表达了对佛法传承的忧虑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佛教文化的崇敬以及对佛法传承的关切,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渐逵
朝代:明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猜你喜欢

代季亨二首·其一

枌榆接影一牛鸣,淑德相传到后生。

三世只身长婉娩,两儿双泪遽纵横。

蘋蘩春涧情何切,机杼秋堂眼倍明。

细读古今贤妇传,谁家騃女亦书名。

(0)

题汪水云诗卷

孀娥灵药被谁偷,碧海青天伴夜愁。

归郭令威空化鹤,度关老子偶乘牛。

广陵散在斜阳远,梁父吟成昨雨收。

我亦云间旧鸡犬,与君相对击茶瓯。

(0)

春晓曲.上县后春登台

连朝檐溜几曾乾。韶华一似衰颜。

牡丹开尽木香残。忆家山,愁倚危阑。

(0)

设醮洞霄因以古诗记其事

鹤鸣在野声闻天,灵坛夜醮朝群仙。

群仙乘风驾云軿,一一来自虚皇前。

玉炉不散香凝烟,火中金缕光相连。

仙官谓我帝所怜,百拜向帝臣有言,愿乞臣母千斯年。

(0)

与常不轻弈棋输松枝笔一篇

南山苍髯翁,阅世几千秋。

终以明自煎,晚为松滋侯。

孙枝后来秀,劲直馀风流。

亦学管城子,来从毛颖游。

故人使江南,江北停归辀。

持赠比岁寒,厚意岂暗投。

形貌若黄槁,风度犹清修。

轻健殊可人,不作绕指柔。

我贫得长閒,造物因冥搜。

诗成呼使前,脱帽明窗幽。

旁无赏音人,赖尔能点头。

无论及钱神,政恐为尔羞。

(0)

寒菜

畦蔬收莫晚,圃吏已能供。

根脆土将冻,叶萎霜渐浓。

不应虚匕箸,还得间庖饔。

旨蓄诗人咏,从来用禦冬。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