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径穿林杪,群山护竹扉。
秋高禾黍熟,日暮牛羊归。
窗外浮云度,厨前瀑水飞。
平生丘壑意,对你益忘机。
一径穿林杪,群山护竹扉。
秋高禾黍熟,日暮牛羊归。
窗外浮云度,厨前瀑水飞。
平生丘壑意,对你益忘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乡村生活画卷。首联“一径穿林杪,群山护竹扉”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穿过茂密的树林,仿佛通往世外桃源,而远处的群山则像是守护者一般,静静地围绕着竹门,营造出一种隐逸的氛围。
接着,“秋高禾黍熟,日暮牛羊归”两句,将季节与农事巧妙结合,展现出一幅丰收的田园景象。秋天的天空高远,稻谷和黍子已经成熟,夕阳西下时分,牛羊成群结队地归来,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反映了农民辛勤劳动后的满足与喜悦。
“窗外浮云度,厨前瀑水飞”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动态美。窗外的浮云缓缓移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变化;而厨房前的瀑布飞流直下,不仅增添了生活的活力,也寓意着生命的奔腾不息。这两句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生活的诗意。
最后,“平生丘壑意,对你益忘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以及从中获得的心灵净化。这里的“丘壑意”指的是对山水田园的向往和热爱,而“忘机”则是指在自然美景面前,心灵得到了释放,远离了尘世的纷扰和机巧,达到了一种超脱和宁静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庚戌重九那可忘,置酒萧凉广化寺。
愁对先朝两白发,写图题句供流涕。
是时新遭相公丧,隔湖第宅喧哀吹。
江山雕疏老成殂,桓公此座当谁继。
九原可作应痛绝,大荒披发今何世。
玄阴凝冱日暂开,绮皓天留资倚畀。
国门馀生竟重入,访旧仍返西州骑。
岁寒堂上作端午,玉盘角黍曾分赐。
岂知遁窜复人间,去天万里题糕字。
我皇广渊齐圣祖,天降殷忧岂无意。
蹉跎小忠甘九死,回潮万事空馀泪。
怀贤念乱数佳辰,唳霄一雁心相寄。
《节师见予九日诗寄语曰岂忘庚戌重九耶何诗中未及之盖是秋节师入都吊张文襄公之丧予以九日邀同陈韬老集于十刹海广化寺凄然相对二老皆有诗刘松庵为图记之今忽忽八载矣感赋长句奉寄以志哀》【清·陈曾寿】庚戌重九那可忘,置酒萧凉广化寺。愁对先朝两白发,写图题句供流涕。是时新遭相公丧,隔湖第宅喧哀吹。江山雕疏老成殂,桓公此座当谁继。九原可作应痛绝,大荒披发今何世。玄阴凝冱日暂开,绮皓天留资倚畀。国门馀生竟重入,访旧仍返西州骑。岁寒堂上作端午,玉盘角黍曾分赐。岂知遁窜复人间,去天万里题糕字。我皇广渊齐圣祖,天降殷忧岂无意。蹉跎小忠甘九死,回潮万事空馀泪。怀贤念乱数佳辰,唳霄一雁心相寄。
https://shici.929r.com/shici/CSZpV6DtH.html
身行邓尉心戒坛,非松非柏森屈蟠。
西山今生恐不到,对此皮骨空汍澜。
从来柏身尚劲直,故斗奇肆横阑干。
神物中断霹雳斧,两活不复资泉源。
我疑柏空寿者相,忍辱节解降魔顽。
一物精诚有不灭,奈何已死诬苍天。
平生松风满怀抱,得兹魂梦双牵连。
不须长短较南北,啜茶倚树钟声圆。
高云作时霖,小雨成薄霿。
变灭须臾期,杲杲同一梦。
才老天心奇,文字极所纵。
气摄龙象瘖,大千震微讽。
孤往若有见,偕来已失众。
飘风小噫欠,宁觉蚊蚋鬨。
萧寥楚山川,可叹非时凤。
笑我滀涔蹄,短汲才一瓮。
煎愁自相濡,悠忽了宾送。
多生何因缘,清净每饭共。
愿睹成宝坊,断桷备斲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