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夜闻鹅鸭声二物自淮甸至》
《次韵夜闻鹅鸭声二物自淮甸至》全文
宋 / 洪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传闻二物出三洲,万里笼来地僻幽。

岂为写经求厚味,且图牵眼逐轻沤。

眠沙若得房公馈,见弹须防陆子谋。

已戒儿童莫相恼,比邻容得夜鸣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wénéshēngèrhuáidiànzhì
sòng / hónghào

chuánwénèrchūsānzhōuwànlóngláiyōu

wèixiějīngqiúhòuwèiqiěqiānyǎnzhúqīngōu

miánshāruòfánggōngkuìjiàntánfángmóu

jièértóngxiāngnǎolínróngmíng

注释
传闻:听说,流传的消息。
三洲:古代泛指海外遥远之地。
笼来:收集并带到。
写经:抄写佛经。
厚味:丰厚的回报或利益。
轻沤:轻盈的泡沫,比喻吸引人的事物。
房公:未知人物,可能指某位慷慨的人。
陆子谋:可能指某人有心机,需提防。
儿童:小孩子。
相恼:相互烦恼。
比邻:邻居。
夜鸣:夜晚的鸣叫声。
翻译
听说有两样东西来自遥远的三洲,被送到这偏僻而幽静的地方。
它们并非为了抄写佛经以求丰厚的回报,而是吸引人的眼球,像追逐轻盈的泡沫。
如果能在沙滩上得到房公的馈赠,见到弹奏者也要提防陆子的算计。
已经告诫孩子们不要因此烦恼,毕竟邻居能容忍夜晚的鸣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皓的《次韵夜闻鹅鸭声》,通过对传闻中的“二物”——鹅鸭的描绘,展现了它们从遥远的淮甸来到偏僻之地的情景。诗人并未直接描述鹅鸭的形象,而是通过暗示它们可能被用来写经以换取美食("岂为写经求厚味"),以及担心它们的叫声会引起他人觊觎("见弹须防陆子谋"),表达了对这些动物命运的关注和对周围环境的微妙洞察。

"眠沙若得房公馈"一句,"房公"可能是指某位慷慨之人,这里暗指如果鹅鸭能得到妥善照顾,就像房公的馈赠一样。而"比邻容得夜鸣不"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邻里能宽容,允许这些鹅鸭在夜晚自然鸣叫,体现了诗人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和对动物权益的考虑。

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语言简洁,通过日常小事反映出诗人的人文关怀和对自然生态的尊重。

作者介绍
洪皓

洪皓
朝代:宋   字:光弼   生辰:1088~1155

洪皓(1088~1155),字光弼,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历台州宁海主簿,秀州录事参军。宋代词人。 
猜你喜欢

六言山居·其八

两耳炉焚柏子,一拳不养菖蒲。

客至莫谈尘事,略寒温外跏趺。

(0)

颂古五十五首·其十六

脱体无依是病由,直须大死一回休。

西江吸尽无涓滴,便解人前不识羞。

(0)

为丘桂岩司门题和靖雪后看梅图

破晓湖山入画时,短篷摇雪傍疏篱。

一心只在梅花上,冻损吟身也不知。

(0)

偈七首·其二

渺渺邈邈,十方该括。坦坦荡荡,绝形绝相。

目欲视而睛枯,口欲谈而词丧。

文殊普贤,全无伎俩。

临济德山,不妨提唱,龟吞陕府铁牛,蛇咬嘉州大像。

嚇得东海鲤鱼,直至如今肚胀。

(0)

青奴

青奴初不下房栊,肌骨玲珑雪未中。

八月华胥人自到,可怜尘壁卧西风。

(0)

蔡宣教请赞

咄哉无知,半憨半痴。

黑豆换人眼睛,十分爱讨便宜。

一朝死入地狱,定堕镬汤泥犁。

佛也救尔不得,任尔凤林吒之。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