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二物出三洲,万里笼来地僻幽。
岂为写经求厚味,且图牵眼逐轻沤。
眠沙若得房公馈,见弹须防陆子谋。
已戒儿童莫相恼,比邻容得夜鸣不。
传闻二物出三洲,万里笼来地僻幽。
岂为写经求厚味,且图牵眼逐轻沤。
眠沙若得房公馈,见弹须防陆子谋。
已戒儿童莫相恼,比邻容得夜鸣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皓的《次韵夜闻鹅鸭声》,通过对传闻中的“二物”——鹅鸭的描绘,展现了它们从遥远的淮甸来到偏僻之地的情景。诗人并未直接描述鹅鸭的形象,而是通过暗示它们可能被用来写经以换取美食("岂为写经求厚味"),以及担心它们的叫声会引起他人觊觎("见弹须防陆子谋"),表达了对这些动物命运的关注和对周围环境的微妙洞察。
"眠沙若得房公馈"一句,"房公"可能是指某位慷慨之人,这里暗指如果鹅鸭能得到妥善照顾,就像房公的馈赠一样。而"比邻容得夜鸣不"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邻里能宽容,允许这些鹅鸭在夜晚自然鸣叫,体现了诗人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和对动物权益的考虑。
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语言简洁,通过日常小事反映出诗人的人文关怀和对自然生态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