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眺远山,振衣出东郭。
白云媚幽冈,苍烟澹长薄。
登皋一舒啸,馀响应林壑。
空缁城市尘,未谐江海诺。
夙心惬超旷,世故任龙蠖。
极目眺远山,振衣出东郭。
白云媚幽冈,苍烟澹长薄。
登皋一舒啸,馀响应林壑。
空缁城市尘,未谐江海诺。
夙心惬超旷,世故任龙蠖。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邵氏园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句“极目眺远山”,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群山,展现了广阔的视野和对自然的向往。接着“振衣出东郭”,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诗人走出城市,投入大自然怀抱的自由与喜悦。
“白云媚幽冈,苍烟澹长薄”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云雾缭绕的山冈和淡雅的烟霞,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诗人将自然景观人格化,“媚”字赋予了白云以情感,使画面更加生动。
“登皋一舒啸,馀响应林壑”描述了诗人登上高地后,放声长啸的情景。啸声在山谷中回响,不仅释放了内心的愉悦,也与自然环境产生了共鸣,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对话。
“空缁城市尘,未谐江海诺”表达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这里的“缁”字,原指黑色,这里用来形容城市的喧嚣与尘埃,与自然界的纯净形成对比。
“夙心惬超旷,世故任龙蠖”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直接流露。他渴望超脱世俗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即使面对世间的种种困难与挫折,也能像龙蠖一样坚韧不拔。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普遍追求。
一鹤东北飞,徘徊若返顾。
仙人乘之海外来,衣裳窈窕流云雾。
碧海三山列仙囿,贝宫嵯峨罗万牖。
上临紫极蹑三台,下见瑶京开北斗。
手发玉缄龙虎文,再拜远为尚书寿。
尚书岩岩霍岳姿,身长八尺扬脩眉。
夜悬赤舄星辰侧,昼入银台献纳司。
先皇旧臣尽云卧,尔时出入名声播。
二十馀年列九卿,近日新街参八座。
海内清心秪独知,当朝苦节谁人过。
海门波涛春吐吞,中有桃树盘石根。
千年柯干撑日月,万里枝叶垂昆崙。
观图愿君寿与比,长为梁梀留乾坤。
双燕何翩翾,飞去仍徊翔。
依依止画闺,缱绻鸣东厢。
昔来届阳节,今去易寒凉。
秖恐秋风高,海路多烟霜。
双飞入君户,双栖在君梁。
被蒙君仁惠,弹射不相防。
养雏毛羽成,送雏还故乡。
虽无黄雀报,岁愿巢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