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孙推官迪李郎中钧督役河上叙怀三首·其二》
《同孙推官迪李郎中钧督役河上叙怀三首·其二》全文
宋 / 刘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平湖胜势抱南城,花气濛濛馥近坰。

黄变柳条归老绿,红残桃叶换尖青。

春乘病后成多感,事向闲中见未形。

日日携茶唤宾友,吴泉烹尽惠山瓶。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平湖之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个人情感的交织。首句“平湖胜势抱南城”,开篇即以“平湖”为中心,形象地描绘出湖水环绕南城的壮丽景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开阔的自然之美。接着,“花气濛濛馥近坰”一句,通过“花气”的弥漫,不仅渲染了春天的气息,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黄变柳条归老绿,红残桃叶换尖青”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生动描绘了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柳条由黄转绿,桃叶由红变青,既展现了自然界色彩的变化,也暗含了时间流逝的哲理。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体现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春乘病后成多感,事向闲中见未形”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在经历了病痛之后,面对春天的到来,诗人产生了更多的感怀之情;在闲适的生活中,事物的真貌逐渐显现。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体验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他对生活态度的反思。

最后,“日日携茶唤宾友,吴泉烹尽惠山瓶”一句,描绘了诗人日常的生活场景,通过与朋友共饮茗茶的细节,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这一句不仅体现了生活的雅致,也蕴含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刘挚

刘挚
朝代:宋

刘挚(公元1030——1098年),字莘老,永静东光人。嘉祐四年中进士甲科,能力出众,政绩卓越。因刘挚一生刚直不阿,正气森严,忠贞爱国,宋哲宗死后,韩忠彦为右丞相,为刘挚翻案,并给予“忠肃”称号,后被追赠为“元祐忠贤”。刘挚平生酷爱学习,治学严谨,才华横溢,他撰写的《忠肃集》曾被后人广为流传。
猜你喜欢

出城篇

出城见禾黍,精神渐已旺。

附都百万家,食指庶堪望。

东南事转输,储需众企仰。

齿繁地不辟,矧可游手旷。

念此力田农,妇子勤馌饷。

炙肤当炎熇,没骭被新涨。

颗粒易金钱,宁有富贵想。

富贵须生成,岂能人力创。

一食中人产,一衣百宝装。

踏青油幕车,问夜销金帐。

瓜果荐冰槃,焚香合郁鬯。

那知终岁勤,仅堪出入量。

风雨不从人,灾祲转多恙。

歉收少盖藏,所幸免寇攘。

乃者官符下,老幼生惆怅。

西邻有逃亡,问尔胡不防。

东邻有杀牛,问尔胡未访。

株累经旬月,不能达一状。

堂上养威严,但愿速加杖。

黄口尚待哺,残喘泣相向。

安得念民艰,尽如太守况。

(0)

红叶四首·其三

墙阴老绿渐婆娑,瑟瑟西风动远柯。

红杏醉醒芳草地,绛霜飞断洞庭波。

珊瑚成树终能朽,锦字题笺竟不磨。

莫道昨宵霜意重,杜鹃啼血五更多。

(0)

寒钟二首·其一

睡觉西窗月影残,挑灯谁念客衾单。

疏钟动我三生听,绝似丰山应早寒。

(0)

课农七首·其三

昨夜沾濡雨一犁,春融袯襫又涂泥。

朝来试向东郊望,人迹依稀遍晓堤。

(0)

题老子传经图一首

君历周朝定几秋,生来白发已盈头。

五千道德丹经秘,百二函关紫气留。

也共尼山同载笔,今番海屋又添筹。

青牛花外归何处,昨见天河饮上流。

(0)

初夏游平山堂·其二

虹园花木倚云栽,芍药含红半未开。

惆怅清和晴复雨,几番辜负好楼台。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