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未净侵阶滑。奈小小、鸦头罗袜。
恼人三五月朦胧,数不定,风鬟十八。
歌阑才把觥筹撤。听去也、一声愁杀。
尊前相对尚无言,又那得、相思书札。
雪花未净侵阶滑。奈小小、鸦头罗袜。
恼人三五月朦胧,数不定,风鬟十八。
歌阑才把觥筹撤。听去也、一声愁杀。
尊前相对尚无言,又那得、相思书札。
这首清代词作《步蟾宫·席上,和锡鬯韵》是沈岸登所作,描绘了一幅冬夜宴席上的场景。首句“雪花未净侵阶滑”,以雪花未消融的寒冷环境起笔,暗示了宴席的时间背景。"奈小小、鸦头罗袜"则通过女子的装扮,展现了她的娇小玲珑和轻盈,但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寒意。
接下来,“恼人三五月朦胧”描绘了月色朦胧,增添了神秘与惆怅的氛围。“数不定,风鬟十八”运用了夸张手法,形容女子的秀发如风中飘动的十八个发髻,既赞美其美丽,又暗示了情感的纷繁复杂。
下片转而写到宴席结束后的离愁,“歌阑才把觥筹撤”,歌声停止,酒杯撤去,气氛更为沉重。“听去也、一声愁杀”表达了词人对即将离去的女子的深深不舍,那一声叹息几乎令人愁断肠。“尊前相对尚无言”,两人在酒杯前默默相对,无声的沉默更显离别的无奈。
最后,“又那得、相思书札”以无法传递相思之情作结,表达了词人对女子的思念之情以及因距离而产生的遗憾。整首词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将冬夜宴席与离别之情巧妙融合,展现出词人的深情与才情。
晓起钩帘,碧琉璃罩诸天界。
绿阴千树胜花时,净洗浮华态。老去春情渐改。
曳筇枝、横穿晻霭。藓厓松磴,断浦平桥,悠然心会。
长忆西湖,旧盟鸥鹭应犹在。
白堤行尽更苏堤,垂柳如交盖。匝地兵尘未解。
剩孤踪、栖迟剑外。年年发短,岁岁阴新,可能相待。
石壁精庐。看莫釐峰影,倒映晴湖。
旧时胜游堪记,长铗归乎。
百年兴废,问萧墙、何似颛臾。
尘世事、不烦推校,马牛一任人呼。
又说东征西怨,是谁傒我后,后至其苏。
万方政尔一概,吾道非欤。
山头歌乐,听松篁、交奏笙竽。
也胜似、吴宫月冷,宵来重唱栖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