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来朝日,三山路不迷。
长杨秦苑北,卢橘汉园西。
珠斗淩空近,瑶峰入望齐。
万年同圣寿,何用访丹梯。
五岳来朝日,三山路不迷。
长杨秦苑北,卢橘汉园西。
珠斗淩空近,瑶峰入望齐。
万年同圣寿,何用访丹梯。
这首诗描绘了万岁山的壮丽景色与神圣氛围。开篇“五岳来朝日,三山路不迷”以夸张的手法,将万岁山置于五岳之列,象征其崇高地位,同时暗示登山之路清晰易行,隐喻通往精神或道德高峰的道路同样明确无误。接着“长杨秦苑北,卢橘汉园西”两句,通过历史典故,进一步强化了万岁山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为读者勾勒出一幅跨越时空的壮丽画卷。
“珠斗淩空近,瑶峰入望齐”则运用自然景观的描写,将万岁山的地理位置与天空中的星辰、远处的山峰相联系,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与天地相连的意境。最后,“万年同圣寿,何用访丹梯”表达了对万岁山永恒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追求长生不老、精神超越的向往,同时暗示在万岁山这样的圣地,无需寻求外在的丹药或阶梯,内在的精神修养与追求即能实现永恒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万岁山的自然美景和历史底蕴,更蕴含了对精神境界的深刻探索和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世界和永恒价值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