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招饮答谢》
《招饮答谢》全文
明 / 胡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绿阴门巷麦秋天,欲访高斋拜不前。

诗史少陵元姓杜,文章司马旧名迁。

竹间只许安茶具,花外何烦棹酒船。

昨日山庖分盛馔,笑看儿女舞回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被邀请拜访时的情景与心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友人情谊的珍视以及对文学传统的敬仰。

首联“绿阴门巷麦秋天,欲访高斋拜不前”,以清新自然的景象开篇,绿树成荫的小巷,秋季成熟的麦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诗人想要拜访的“高斋”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高地,但“拜不前”的犹豫,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知识的渴望,也有对未知的敬畏。

颔联“诗史少陵元姓杜,文章司马旧名迁”,巧妙地将杜甫和司马迁两位古代文豪的名字嵌入诗句中,表达了对古代文学巨匠的崇敬之情。杜甫被誉为“诗史”,司马迁则以《史记》著称,这里不仅赞颂了他们的文学成就,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在文学上的追求与向往。

颈联“竹间只许安茶具,花外何烦棹酒船”,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理想场景。在竹林间布置茶具,享受清雅的茶香,而在繁花之外,无需特意划船取酒,因为美好的事物就在身边。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精神愉悦的重视超过物质享受。

尾联“昨日山庖分盛馔,笑看儿女舞回旋”,以昨日的宴席作为结束,通过描述家人欢聚一堂、共享美食、孩子们欢快舞蹈的场景,展现了家庭的温馨与和谐。这一场景与前文的拜访、欣赏文学作品形成呼应,共同构建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亲情、友情以及文化传承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作者介绍

胡奎
朝代:元   字:虚白   号:斗南老人   籍贯:元明间浙江海宁

明初以儒征,官宁王府教授。有《斗南老人集》
猜你喜欢

举酒奏万寿无疆之曲

圣德懋昭,民归天祐。煌煌金书,典册光受。

备乐在庭,八音谐奏。群公捧觞,天子万寿。

(0)

贫士

短衣不蔽胫,蓬发自吹面。

无力营生产,甘心委笔砚。

桑间屋两间,枯茆覆不遍。

爱读古人书,析理极欢忭。

纵令万黄金,焉能夺吾贱。

(0)

落帆亭

离歌催处拂征衣,古道閒亭入翠微。

鸦杂野僧云脚度,叶随行客马头飞。

买臣墓近秋声老,少伯舟空月色稀。

回首孤城烟渺未,晚江渔唱几人归。

(0)

塞上

旌旗当落日,绝塞阵云横。

晓角惊寒雁,孤烟照暮城。

河冰驱马渡,陇草遂人行。

战骨悲沙漠,年年古北平。

(0)

四宜书屋·其一

朴斲三间足,攸芋四季佳。

堪消机政暇,仰缅圣人怀。

山色迎眸静,禽音入听谐。

硕言肯堂构,未得识根荄。

(0)

麦庄桥

石桥过麦庄,麦色绿生香。

含露盈盈态,濛烟澹澹光。

进舟惊鹭翿,问柳喜莺簧。

西望香山近,春云却半藏。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