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剪一窗烟,夜漏如何许。
碧月蒙蒙不到门,竹露听如雨。
独自出篱根,树影拖鞋去。
一点萤灯隔水青,蛩作秋僧语。
绿剪一窗烟,夜漏如何许。
碧月蒙蒙不到门,竹露听如雨。
独自出篱根,树影拖鞋去。
一点萤灯隔水青,蛩作秋僧语。
这首清代词人吴兰修的《卜算子》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秋夜画面。开篇“绿剪一窗烟”以生动的比喻,写出了窗外竹林在月光下摇曳生姿,仿佛被绿色的剪刀裁剪出一片朦胧的烟雾。接下来,“夜漏如何许”暗示时间已晚,夜深人静,只有滴答的漏壶声在寂静中回荡。
“碧月蒙蒙不到门,竹露听如雨”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氛围,月色朦胧,连月光都难以穿透竹叶,只能听到竹叶上露珠滑落的声音,如同细雨般轻柔。词人通过听觉描绘,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幽深的意境。
“独自出篱根,树影拖鞋去”描绘了主人公独自一人走出篱笆,树影随着他的步履拉长,鞋子的影子在地面上移动,流露出孤独和静思的情绪。最后,“一点萤灯隔水青,蛩作秋僧语”以点点萤火和秋虫的鸣声作为背景,增添了神秘与禅意,仿佛远处有一盏孤灯,而秋虫的叫声像僧侣的诵经声,更显宁静与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情感内敛,寓情于景,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石湖荡漾照姑苏,十里楼台接具区。
天子赐名犹旧额,相公结屋又新栌。
山摇百亩玻璃影,云拥四时霄汉图。
月下舟航携海岛,水边亭榭坐冰壶。
系觞邻叟经旬醉,鼓枻渔人中夜歈。
兄弟文章堪继陆,缙绅科第独称卢。
皋桥黄子才相望,震泽吴生道与俱。
春草诗魂吟壁水,秋风归思动莼鲈。
酒逢贺监应忘我,名并杨烱岂溷吾。
白下相看忽相送,虎丘何日共携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