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日初临万岁山,宝幢华盖列朝班。
九重天上来仙乐,五色云中识圣颜。
深殿捲帘香雾袅,近臣传制佩声还。
嵩呼齐祝恩如海,散作阳和满世间。
晓日初临万岁山,宝幢华盖列朝班。
九重天上来仙乐,五色云中识圣颜。
深殿捲帘香雾袅,近臣传制佩声还。
嵩呼齐祝恩如海,散作阳和满世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宫廷庆典场景,表现了诗人对皇帝的敬仰和对盛世的美好祝愿。开篇“晓日初临万岁山”与“宝幢华盖列朝班”两句,通过对太阳初升照耀皇家陵墓及富丽堂皇的仪仗队伍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庄严而隆重的气氛。
紧接着,“九重天上来仙乐,五色云中识圣颜”两句,诗人借用神话中的“九重天”的概念,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神圣不可侵犯的皇权象征,同时通过对仙乐与五彩祥云中皇帝形象的描绘,强化了这一主题。
“深殿捲帘香雾袅,近臣传制佩声还”两句,则转向了宫廷内部的情景。深邃的宫殿、轻柔的香气与帘幕,以及近侍传递皇帝旨意的声音,都在营造一种神秘而又庄重的氛围。
最后,“嵩呼齐祝恩如海,散作阳和满世间”两句,以宏大的气势表达了对皇帝无尽恩泽的赞美,以及这种恩惠遍布天下的愿望。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完整的盛世图景,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皇权的尊崇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秋风下,黄雀飞。
禾田熟,黄雀肥。
群飞蔽空日色薄,逡巡百顷禾为稀,翾翻巧捷多且微。
精丸妙徼举辄违,乘时席势不可挥。
一朝风雨寒霏霏,肉多翅重天时非,农夫举网惊合围。
悬颈系足肤无衣,百个同缶仍相依,头颅万里行不归。
北方居人厌羔豨,咀噍聊发一笑欷。
北渡桑干冰欲结,心畏穹庐三尺雪。
南渡桑干风始和,冰开易水应生波。
穹庐雪落我未到,到时坚白如磐陀。
会同出入凡十日,腥膻酸薄不可食。
羊修乳粥差便人,风隧沙场不宜客。
相携走马渡桑干,旌旆一返无由还。
胡人送客不忍去,久安和好依中原。
年年相送桑干上,欲话白沟一惆怅。
少年轻富贵,一意在诗书。
共恨经纶晚,才收老病余。
寡言知德胜,善应本中虚。
卒相承平业,讴歌元祐初。
将相家声近,勋名晚岁隆。
给扶安旧德,赐府压群公。
不见弥缝迹,空推翼戴功。
山公旧多可,寒士泣清风。
罢郡来清颍,微官忆宛丘。
颓垣那可住,隐几若将休。
复起民欣愿,全归天不留。
世间反覆手,有德竟无忧。
〈公罢颍州,退居于陈,辙为陈学官,时请见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