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拟置别堂春,其奈些儿露水身。
碧柳典来求古佛,青鬟嫁去事高真。
一生书画皆偿债,数亩琅玕也卖人。
湖石迤南栀子北,哭君此地最伤神。
云霞拟置别堂春,其奈些儿露水身。
碧柳典来求古佛,青鬟嫁去事高真。
一生书画皆偿债,数亩琅玕也卖人。
湖石迤南栀子北,哭君此地最伤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离世后,诗人内心的哀痛与对逝者生前生活的追忆。首句“云霞拟置别堂春”,以云霞比喻逝者的美好与不朽,暗示逝者虽已离去,但其精神如同春天般永恒存在。接着,“其奈些儿露水身”一句,以露水象征短暂而脆弱的生命,表达了对逝者生命短暂的感慨。
“碧柳典来求古佛,青鬟嫁去事高真”两句,通过描述逝者生前的生活细节,如以碧柳典当换取信仰,青鬟(可能指年轻女子)出嫁追求宗教生活,展现了逝者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信仰的执着。
“一生书画皆偿债,数亩琅玕也卖人”则揭示了逝者生前的生活状态,可能因债务缠身,不得不出售书画和土地,反映了社会底层人物的艰辛与无奈。
最后,“湖石迤南栀子北,哭君此地最伤神”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具体的地点描写,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逝者的深情缅怀,以及对生命、信仰、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临杯忽泫然,非是恶离弦。
尘陌望松雪,我衰君少年。
幽僧曝山果,寒鹿守冰泉。
感物如有待,况依回也贤。
挺赟惠学该儒释,袖有颜徐真草迹。
一斋三请纪行诗,诮我垂鞭弄鸣镝。
寺悬金榜半山隅,石路荒凉松树枯。
虎迹印雪大如斗,闰月暮天过得无。
病老正相仍,忽逢张道陵。
羽衣风淅淅,仙貌玉棱棱。
叱我问中寿,教人祈上升。
楼居五云里,几与武皇登。
黄花古城路,上尽见青山。
桑柘晴川口,牛羊落照间。
野情随卷幔,尘事隔重关。
道合偏重赏,官微独不闲。
鹤分琴久罢,书到雁应还。
为谢登临客,琼林寄一攀。
显晦澹无迹,贤哉常晏如。
如何警孤鹤,忽乃传双鱼。
叙以泉石旧,怅然风景馀。
低回青油幕,梦寐白云居。
玉洞桂香满,雪坛松影疏。
沈思瞩仙侣,纾组正军书。
积学早成道,感恩难遂初。
梅生谅多感,归止岂吾庐。
风凄露泫然,明月在山巅。
独倚古庭树,仰看深夜天。
叶翻萤不定,虫思草无边。
南舍机杼发,东方云景鲜。
簪裘肃已整,车骑俨将前。
百雉拱双戟,万夫尊一贤。
琳琅多谋蕴,律吕更相宣。
晓桂香浥露,新鸿晴满川。
熙熙造化功,穆穆唐尧年。
顾己草同贱,誓心金匪坚。
蹇辞惭自寡,渴病老难痊。
书此更何问,边韶唯昼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