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菊影》
《菊影》全文
清 / 秦淇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种得柴桑花满村,卷帘人瘦近黄昏。

迷离色相空香国,黯淡精神借月魂。

红烛持鳌相对坐,白衣送酒暗敲门。

怜渠傲骨浑疑化,半属烟痕半墨痕。

(0)
鉴赏

这首诗《菊影》由清代诗人秦淇源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菊花在黄昏时分的静谧景象,以及诗人对菊花独特品质的赞美与感慨。

首句“种得柴桑花满村”,以“柴桑”点明地点,暗示菊花生长的环境,满村的菊花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卷帘人瘦近黄昏”描绘了诗人在黄昏时刻卷起窗帘,欣赏着菊花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与瘦削形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氛围。

“迷离色相空香国”一句,将菊花的色彩与香气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虚幻而美丽的“香国”,强调了菊花独特的魅力和诗人对其美的沉醉。“黯淡精神借月魂”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美感,通过“月魂”的借喻,表现了菊花在月光下的神秘与高洁,赋予其超凡脱俗的精神内涵。

接下来,“红烛持鳌相对坐”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红烛与螃蟹(可能象征着诗人的伴侣或知音)相对而坐,共同品味生活的美好。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暗示了他在艺术与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过程。

“白衣送酒暗敲门”则以一种隐秘而神秘的方式,描绘了朋友或知己在不经意间来访的情景,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和情感的深度。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体现了诗人与周围世界之间微妙而深厚的关系。

最后,“怜渠傲骨浑疑化,半属烟痕半墨痕”表达了诗人对菊花傲骨精神的深深敬仰与共鸣。菊花在诗人的笔下,不仅是一种自然界的美丽存在,更成为了坚韧不屈、独立高洁人格的象征。诗人通过“烟痕”与“墨痕”的比喻,既描绘了菊花在自然界中的痕迹,也寓意了其在诗人内心深处留下的深刻印象,以及对这种精神品质的认同与追求。

综上所述,《菊影》不仅是一首描绘菊花美景的诗作,更是诗人通过对菊花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格、独立精神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自然与艺术中寻求心灵寄托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秦淇源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题李月海卷·其二

翁居瑞岩阴,披云结精庐。

夜玩海底月,澹然心与俱。

海水天地宽,明月何处无。

丹成跨黄鹤,一举凌太虚。

(0)

瓶笙

离坎絪缊一气盈,娲皇遗调自天成。

满堂静听不知处,从古善吹无此声。

守口似违平日诫,热中能作许时鸣。

世间有韵皆因激,火冷夜深空月明。

(0)

浮梁秋晓书事三首·其一

竟日风兼雨,荒山坐复眠。

收心葬书窟,飞梦入诗天。

宁戚歌牛下,昌黎拜马前。

卿当用卿法,我懒觉犹贤。

(0)

春山程鍊师山房·其二

春山道士不辟谷,自斸芝田种白云。

昨夜石坛明月冷,一声长笛半空闻。

(0)

杭川八景·其五云岩书灯

曾伴先生共夜阑,时留馀燄在云端。

自从折桂蟾宫去,剩馥残膏几岁寒。

(0)

方壶墨竹

方壶仙人洒香墨,矛戟纵横八法中。

青鸾舞罢秋水阔,珊珊飞佩凌天风。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