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意何曾恨解携,问安归去秣陵西。
郡斜杨柳春风岸,山映楼台明月溪。
江上诗书悬素业,日边门户倚丹梯。
一枝攀折回头是,莫向清秋惜马蹄。
失意何曾恨解携,问安归去秣陵西。
郡斜杨柳春风岸,山映楼台明月溪。
江上诗书悬素业,日边门户倚丹梯。
一枝攀折回头是,莫向清秋惜马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赵嘏的作品,名为《送裴延翰下第归觐滁州》。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
"失意何曾恨解携,问安归去秣陵西。" 这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关心和不舍的复杂情感。"失意"指的是朋友可能因为科举考试失败而感到沮丧,而诗人却表示即使如此,他对朋友的理解和支持也不会因此而改变。
"郡斜杨柳春风岸,山映楼台明月溪。"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其中"郡斜"意味着县城的边缘,"杨柳"是早春时节常见的植物,以其细长的枝条和嫩绿的叶子著称。而"山映楼台明月溪"则形象地描绘了夜晚楼台旁清澈溪流在明月照耀下的宁静与美丽。
"江上诗书悬素业,日边门户倚丹梯。" 这两句展示了朋友的才华和学问,以及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投入。"江上"可能指的是长江或者其他河流之滨,是古代文人吟诗作赋的地方;"诗书悬素业"则表明诗人的文学成就;而"日边门户倚丹梯"则是对朋友家中的繁华和温馨的描写,可能暗示其社会地位。
"一枝攀折回头是,莫向清秋惜马蹄。"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别离时的情感复杂性,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珍视。"一枝攀折"意味着在告别时留下的一点纪念,而"回头是"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而"莫向清秋惜马蹄"则是在劝说朋友不要因为即将到来的秋天而担心旅途中的辛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友情深度表达,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宣城从古号名城,新拜除书拥旆旌。
剡奏屡传求外补,偃藩暂得遂高情。
虎符南国先声重,鹢首秋江去意清。
最好笳铙将压境,敬亭山色远相迎。
九陌尘埃变玉沙,云中双阙陋仙家。
丰年欲启三登兆,大巧先裁六出花。
高卧洛阳逢汲引,雄文梁苑动吁嗟。
郎闱自愧徒温饱,坐拥炎炉叹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