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是登堂拜母人,往来不倦拜丘坟。
通家无论乡闾旧,八十头颅事事真。
公是登堂拜母人,往来不倦拜丘坟。
通家无论乡闾旧,八十头颅事事真。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陈献章所作的《答陈静轩过访》。诗人以“公是登堂拜母人”起句,形象地描绘了陈静轩尊崇孝道的形象,如同常回家探望母亲的人一样,对家族先人的墓地也充满敬意,频繁地去拜祭。接下来,“往来不倦拜丘坟”进一步强调了他对祖先的尊重和怀念之情,即使年事已高(“八十头颅”),仍然坚持这种传统礼节。
“通家无论乡闾旧”一句,表达了陈献章对同乡旧识的广泛接纳和深厚情谊,不论关系亲疏,都一视同仁。最后,“八十头颅事事真”以个人年龄为衬托,凸显了他对待人事的真诚态度,即使岁月增长,他的情感和行为始终如一,真实而质朴。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陈献章的孝道精神和淳朴的人格魅力,同时也体现了明代士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风尚。
天王有万国,抚治不能遍。
百僚分所司,控制倚方面。
旬宣贵浃洽,付托属隆眷。
易置苟无恒,勤怠朝夕变。
自非勃氏俦,何官匪邮传。
矧兹世多故,军府希閒宴。
戎机一以失,蚁穴偾台殿。
公庭委旧事,书牍呈新选。
来者且迟迟,在者同秋燕。
偷安待日至,退托从私便。
奸贪遂乘隙,民病孰与唁。
大臣国柱石,忧喜相连缠。
反躬既遗阙,何以率州县?
寄与要津人,有舌未宜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