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去。难住。声声杜宇。梨花春雪。
杏花春雨,毕竟春归何处。问春春不语。
可堪又是人离别。愁千结。唱罢阳光叠。恨匆匆。
泪溶溶。郎踪。屏山十二重。
催去。难住。声声杜宇。梨花春雪。
杏花春雨,毕竟春归何处。问春春不语。
可堪又是人离别。愁千结。唱罢阳光叠。恨匆匆。
泪溶溶。郎踪。屏山十二重。
这首《河传·送春》由清代词人沈纕所作,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送别春天的情景。
开篇“催去。难住。”以拟人的手法,赋予春天以情感,表达出春天即将离去的无奈与不舍。“声声杜宇”引用杜鹃啼叫的典故,增添了一抹哀愁与凄美。“梨花春雪。杏花春雨”,通过梨花与杏花在春雪与春雨中的景象,渲染出春天的美丽与短暂。“毕竟春归何处?”一句,将读者带入对春天去向的深思,引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问春春不语”,以春的沉默回应,进一步强化了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可堪又是人离别”,将个人情感与季节更替相融合,表达了对离别的哀伤与不舍。“愁千结。唱罢阳光叠”,通过“愁千结”的形象比喻,以及“阳光叠”的反衬,展现了内心的复杂情绪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恨匆匆。泪溶溶”,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相聚短暂的遗憾与痛苦。“郎踪。屏山十二重”,以“屏山十二重”象征重重阻隔,隐喻了与心爱之人相隔遥远,难以相聚的无奈与思念。
整首词以送春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离别的哀伤以及对相聚的渴望,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高阁临江,岸隔云连,山屏镜开。
问人生几见,青芜变海,春光依旧,红药翻阶。
清水溪边,文峰塔下,裙屐年时揽胜来。
空中语,甚张霄成幄,有酒如淮。池台。半掩风埃。
向老地、荒天倦眼揩。
但濠梁托兴,观鱼知乐,华亭引唳,与鹤为侪。
万事由天,一闲放我,石上题诗扫绿苔。
心安处,即只园舍卫,弱水蓬莱。
噪蝉日日引炎风。徙高槐、藏影茏葱。
江上四天垂,涵秋望绝来鸿。荷擎盖、似惜衣红。
清凉境、何处昏黄院落,澹碧帘栊。
写浮瓜韵事,邺客最情浓。槃中。
空闻小垂手,随拍舞、妙解旋宫。
延露起商歌,蔓葛转怨蒙茸。赏心人、几见良工。
墨缘重、还问诗愁遣未,劝酌金钟。
拟羲皇有,分窗北、尽忺慵。
隔水星繁,丛蔓露瀼,江上天阔。
嫠蟾永夕窥人,可惜木樨难折。
阑干倚遍,未信鸟道巉岩,峨嵋还有春前雪。
谁唱白铜鞮,杂芦笙音节。风发。
去波萍梗,残醉壶觞,梦中催别。
鼓打回帆,杜宇千山啼绝。
觉来依旧,对影惹起相思,同心合子双丝结。
盼到陌花开,已明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