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春阴不见山,何人移入素纨间。
积金峰在空青外,千仞高寒不可攀。
一月春阴不见山,何人移入素纨间。
积金峰在空青外,千仞高寒不可攀。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阴云笼罩下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画面的静谧与深远。首句“一月春阴不见山”,以一个月的阴雨天气为背景,巧妙地隐去了山峦的轮廓,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接下来,“何人移入素纨间”一句,将观者引入画中,仿佛有人将这幅山水图移入了洁白的丝绢之上,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艺术感染力。
“积金峰在空青外”中的“积金峰”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高耸与壮丽,而“空青外”则暗示了山峰之外的广阔天地,引人遐想。最后一句“千仞高寒不可攀”,不仅强调了山峰的高度,也表达了攀登之难,暗含了对自然伟力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画面细节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画家技艺的高超,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以及对超越现实、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通过“题画扇”这一形式,诗与画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既具视觉冲击力又富含哲理意味的艺术空间。
不雨已三日,麦菜庆宜旸。
南望系遐思,一律愿苏杭。
却以地卑湿,骤热郁阳光。
如北地夏五,候早一月强。
挥扇无爽风,蚊雷势更张。
北人非习惯,归骑催应忙。
绻彼三莳者,炙背何以当。
于蚕则已宜,于麦虑有妨。
因悟鲜两全,更恐蒸云茫。
随处励勤民,对时廑省方。
塘栖朝启跸,宝庆午维舟。
策马武林入,观民文教修。
湖山重到识,衣食永图求。
曰庶诚堪喜,思艰转益愁。
遇灾怜静待,救急悉心谋。
旋转叨鸿造,欢欣迓六驺。
绳先期展义,祝嘏愿添筹。
即渐临明圣,几閒拟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