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飞也自寻常,不道青山不久长。
看尽云飞天阙迥,清空一碧映潇湘。
白云飞也自寻常,不道青山不久长。
看尽云飞天阙迥,清空一碧映潇湘。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的《白云歌》第三首。诗人以白云和青山为描绘对象,表达对自然景物的感慨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白云飞也自寻常",开篇即以寻常的白云起兴,暗示世间万物皆有其运行规律,即使看似平凡如白云飘荡,也自有其自然法则。"不道青山不久长",则蕴含着对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于眼前的事物,因为一切都在变化之中。
"看尽云飞天阙迥",诗人通过描绘云彩的流动,展现出空间的辽阔和时间的流逝,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与旷远的意境。"清空一碧映潇湘",最后一句以清空湛蓝的天空映照湘江,进一步强化了空灵的画面,同时也寓含着诗人对自然永恒与人生短暂的对比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宇宙永恒的哲思,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和敬畏。
僧伽神变妙莫穷,去住隐显如旋风。
能令大海作平陆,超然独脱阎浮中。
山君河伯备洒扫,锡飞杯渡云行空。
安禅不避魔鬼窟,受斋直入龙王宫。
文犀赤豹时作伍,玄猿白鹿日与同。
腾光嘘气闪奔电,天鼓震曜惊雷公。
世人虽呵小乘法,谁独高举随云龙。
我昔衡山问方广,石桥每见驮经童。
天姝散花跪双膝,金盘笑捧明珠红。
开图恍惚睹颜色,山海遥隔精灵通。
那知画者有深意,丹青巧夺造化功。
君不闻幻游天地同旅泊,我身安得驾鹤从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