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六,脱罗裳,长恁黛眉蹙。
红玉暖,入人怀,春困熟。展香裀,帐前明画烛。
眼波长,斜浸鬓云绿。看不足。苦残宵、更漏促。
十五六,脱罗裳,长恁黛眉蹙。
红玉暖,入人怀,春困熟。展香裀,帐前明画烛。
眼波长,斜浸鬓云绿。看不足。苦残宵、更漏促。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忆秦娥》,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十五六岁的年纪,脱下华丽的衣物,换上素雅装扮,眉头紧锁,显露出淡淡的忧郁。她的脸颊如同红玉般温暖,依偎在怀中,春意盎然中显得慵懒而甜美。香软的床褥铺开,帐前的蜡烛明亮如画,映照着她长长的睫毛和如云的鬓发。她的眼神深邃,仿佛湖水般碧绿,令人流连忘返。然而,美好的夜晚却过得太快,夜漏声声催促着黎明的到来,让人感到遗憾与无奈。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娇媚与情感的微妙变化。
书堂夜沈沈,镫火凄以碧。
凉月照古苔,中多汝行迹。
入室何所见,见儿几与席。
是儿冠与裳,是儿巾与舄。
儿书所未竟,朱墨纷狼藉。
儿尝所披览,丹铅半剥蚀。
为儿检箧衍,一检一于邑。
凄风动尘幌,犹如儿出入。
儿魂傥归来,抚几应叹息。
叹息如可闻,哀蛩闇中泣。
昆仑与玄圃,实惟王母台。
云和扬妙音,容成进玉杯。
双材悲不纳,抗歌一何哀。
戴胜慭既欢,蛾眉皬已摧。
幸有三青鸟,为我衔书来。
阿环总真籍,五岳秀骨开。
元气亘不死,与之久徘徊。
神仙济万世,蜉蝣安在哉。
霆声发春荣,百卉纷以茁。
清风有时来,香草遂见别。
幼清好奇服,纫之为佩纕。
盈腰户服艾,不采庸何伤。
众嫭妒盛颜,彼姝爱时节。
愿言长敷荣,毋使芳非歇。
边城从古叹孤悬,忽见军烽照义泉。
狭巷短兵相接战,亲闱永诀敢图全。
衔须温序忠魂在,食肉班超壮志捐。
恨乏兰台修史笔,《国殇》犹待杀青编。
秋声何凄清,栖禽夜勿惊。
我生逢百忧,感此涕自零。
涕零可奈何,思君若流波。
暂别伤契阔,永离况泉穴。
房栊来悲风,虚空自生寒。
忆昨梦寐中,仿佛睹君颜。
惕寤无所见,形影空自怜。
冥冥泉下人,曷云复来还。
君往不复还,余生岂能延。
寄居当几时,忧患在其间。
昊天实为之,为之复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