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用叶桐初大士韵》
《又用叶桐初大士韵》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泠泠清影擘云开,谁傍珠帘石径回。

千里有帆应计日,三生无约亦登台。

遥天喷雪无留影,洒墨凌空自作堆。

寂照已饶张拙韵,攀藤重许到山隈。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之美。首句“泠泠清影擘云开”,以“泠泠”形容水声之清脆,以“擘云开”描绘出水面波光粼粼,仿佛能将云层划破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下来,“谁傍珠帘石径回”一句,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一位行者在珠帘般的水边石径上缓缓行走的情景,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千里有帆应计日,三生无约亦登台”两句,运用了时空转换的手法,一方面描绘了远航之人对归期的期待,另一方面则表达了对生命中不可预知的体验的接纳,登高望远,既是对未来的憧憬,也是对当下生活的珍惜。接着,“遥天喷雪无留影,洒墨凌空自作堆”两句,以“喷雪”比喻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景象,而“洒墨凌空”则形象地描绘了墨汁在空中挥洒形成的堆积,两者都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与神秘。

最后,“寂照已饶张拙韵,攀藤重许到山隈”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寂照”即寂静中的照耀,暗含着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张拙韵”则是对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的赞美;“攀藤重许到山隈”则表达了诗人愿意深入自然,探索未知世界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观雪六绝·其三

他日照眼临江边,梅花两株一何鲜。

真成白雪相期得,埋没清香人所怜。

(0)

跋山谷帖用其韵·其一

学书右军尽善,下笔少陵有神。

无复向来金马,可惜埋此玉人。

(0)

景德寺斋罢游吴氏园

顾辟疆园北郭边,伊蒲放箸得盘桓。

老松拔地三千尺,脩竹参天一万竿。

官寺馀基秋草乱,书堂新构暮云寒。

南唐台榭无人识,依旧江声走急滩。

(0)

挽杜议郎二首·其二

酝藉乡评旧,循良士论俱。

中年摧白玉,改岁陨明珠。

夜雨荒村寺,秋风古路隅。

诸郎皆有道,谁复奠生刍。

(0)

慧聚杂题.淩峰阁

海上飞来据马鞍,灵鳌独坐碧孱颜。

几年真宰雕镌就,尽日高僧指顾间。

去市红尘三里远,供人青眼一轩悭。

半峰有窟龙为宅,云在檐头恣往还。

(0)

为佛眼下火

如来涅槃日,娑罗双树间。

放出三昧火,阇维金色身。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